绿色正在“唤醒”石漠山区——广西生态扶贫新观察
新华社南宁5月26日电 题:绿色正在“唤醒”石漠山区——广西生态扶贫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念、何伟、黄浩铭
石山披“绿装”,荒山变青山,一抹抹绿色成了广西石漠化山区最靓丽的色彩。作为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省区之一,广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发展优势生态产业,特色产业扶贫覆盖率达96.94%,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优先,发展特色产业
初夏时节,记者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新安村看到,毛葡萄新抽出的枝条爬满架杆,原本裸露的石山被翠绿的枝叶覆盖,细小的果实密密地长了出来。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罗城县,石山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7.6%,是广西未摘帽的8个贫困县之一。贫瘠的石山缺水缺土,毛葡萄因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是治理和预防石漠化的理想生态经济植物。目前,毛葡萄产业成为当地主要扶贫产业之一,种植面积8万多亩,3800多户贫困户参与这个项目。
罗城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姚宁说,2019年全县毛葡萄产量1.54万吨,初步形成种植、销售、加工产业链,带动酿酒、饮料等产业发展。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近一半贫困人口居住在大石山区、石漠化地区,基本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改变千百年来的贫困状况,必须一手抓石漠化治理,一手抓脱贫攻坚,在两个“战场”打硬仗。
也在石漠化片区的东兰县武篆镇上圩村,过去,这里的群众为了“糊口”在山上开荒种玉米,更加重了水土流失,陷入越种越穷“怪圈”。“退耕还林后种油茶,荒山逐渐变绿,原本夹杂着黄泥的溪水也开始变清了。”贫困户罗智在村里引导下种了9亩油茶,现在每亩油茶年产值1500元左右,他家已经脱贫。
东兰县林业局副局长石华说,全县已形成油茶、板栗、核桃三大经济林产业,2019年林业产业总产值18.14亿元,6.6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益。
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广西还探索出“竹子+任豆”“任豆+金银花”等10多种混交造林模式,建设了100多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自治区54个贫困县中绝大部分发展种桑养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
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弄拉屯,曾经“靠山吃山”的村民痛定思痛,放下斧头、砍刀,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使弄拉变成“生态绿洲”。
有了“资源”,瞅准“商机”,弄拉屯做起了生态旅游、体育休闲的“生意”,“2019年弄拉屯人均年收入达2.4万多元,是2008年的约8倍。”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说。
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石山王国”之称。这个县的东庙乡群众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利用荒山坡地和石山下的水泡地种植牧草,发展肉牛养殖,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全乡肉牛存栏量近4400头。
河池市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通过创新实施“贷牛还牛、贷羊还羊”和粮改饲等项目,3年来,全县肉牛从9.27万头发展到近16万头,带动贫困户3.08万户11.86万人增收。
如今,广西石漠化山区林下经济、长寿养生、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发展势头正劲。“精准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掀起了一场产业革命和绿色革命。”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邓妙宏说。
护绿增绿,筑牢脱贫靠山
在马山县林圩镇伏兴村,刚刚脱贫的村民卢志新今年1月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守护村里1500亩林地,年收入7980元。驻村第一书记周福波说:“全村有6名生态护林员,9000多亩林地得到有效管护。”
截至2019年底,广西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5.8万人,森林资源管护总面积7600多万亩,基本实现“聘用一人护林、带动一户脱贫”。河池市林业局局长韦幸力说:“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已带动和巩固6.9万人脱贫,全市森林覆盖率增至71.02%。”
行走在广西大石山区,裸露的石山已较少见。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陆志星说,广西着力实施生态补偿脱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监测结果显示,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石漠化扩展趋势整体得到遏制,石漠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率约4%。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介绍,广西聚焦大石山区、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县级“5+2”、村级“3+1”扶贫产业。2016至2019年已脱贫的109.5万户444.73万人中,通过产业帮扶措施实现脱贫增收的超过80%。
如今的八桂大地,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19年广西森林覆盖率62.45%,植被生态质量和改善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4月,广西52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中,51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比例为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