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踏访四平,蕴含哪些战略考量?

2020-07-23 14:21:00 来源:央视新闻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东北太重要了。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意识到,“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这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八次上东北。考察首日,他来到有着“关东门户”和“东北粮仓”之称的四平。在这个昔日兵家必争之地,总书记的战略考量意味深长。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吉林考察 

   

  △习近平吉林之行第一天考察地示意图 

  

  “中国饭碗”:黑土地上的牵挂  

  

  习近平在吉林四平考察的第一站,是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大量种植玉米,源于梨树县独特的地理位置。纬度高、光照足、气候湿润,再加上肥沃的黑土,梨树县有了“黄金玉米带”的美誉。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7月的玉米处于扬花阶段。(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习近平在这里重点了解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利用等情况。习近平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要保护好我们的黑土地 

  绿色、黄色、黑色,交织成中国东北最美的底色。2018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建三江考察时就曾指出,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万亩田畴,生机勃勃。(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由于保护不及时、耕作不合理,梨树县黑土厚度曾在30年里减少了近40厘米。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和相关科研院所在这里联合攻关,最终开创了梨树模式:以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为越来越薄的黑土层披上“棉被”,让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秸秆留在农田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力,而且解决了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问题。(资料图) 

  

   

  △黑钙土、草甸土和黑土均是适宜玉米种植的土壤。(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梨树模式带来了改善土地、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综合效应。这个基地今年预计玉米产量为15亿斤,农民收益增加2500余万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前年在建三江,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四平看粮,意味深长。

   

  △梨树模式让玉米亩产量从2007年的650公斤提高到现在800公斤以上。(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金扁担”:挑起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随后来到位于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于2011年11月注册成立,现有规模经营土地面积690公顷。(总台央视记者吴刚拍摄) 

  

  今年52岁的合作社理事长卢伟是本地农民,他早就意识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既解决土地“零散细碎”问题,又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诸多荣誉。(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合作社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如今的176户,并发展了土地流转、带地入社、全程托管、代耕土地等多种方式。除了规模化,合作社还推行机械化,现在已拥有大型农机具54台套。

   

  △这是“带地入社”规模经营合同书。(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在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习近平重点了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等情况。习近平说,合作社的路子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总结经验,不断推广,同时要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因地制宜 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 

  在此前赴东北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业现代化,是总书记牵挂的大事。他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动情回忆起当年梁家河乡亲的期盼:将来上山干活挑着金扁担。他说:“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合作社投入资金450万余元购置这些农机具。(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精神高地”:汲取克难制胜的力量  

  习近平在四平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坐落在市区英雄广场内的四平战役纪念馆。

   

   

  △为铭记与传承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四平战役纪念馆于1958年成立。(总台央视记者程铖、徐洋拍摄) 

  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位于沈阳、长春之间,多条铁路在此交汇,也由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46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先后四次大战四平,从解放战、保卫战到攻坚战、收复战,战况惨烈。人民军队以伤亡四万余人、其中牺牲近两万人的代价取得最后胜利。

   

  四战四平半景图(局部)(来源于四平战役纪念馆官网) 

   

  △“坚决保卫四平”展板(总台央视记者徐洋拍摄) 

  

  习近平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馆设战史陈列厅、半景画馆、电影厅等,其中“四战四平历史陈列”展出文物、图片、文献500余件。

   

  △左一是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战斗英雄奖章,右边两枚是东北民主联军艰苦奋斗奖章。(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这是原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保存的《四平攻坚战总结》。(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展厅内题为“激战塔子山”的油画。(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在四平战役纪念馆,习近平说,我们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要让14亿人民、9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很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伟大事业 

  东北大地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高地,曾经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从铁人王进喜生前战斗过的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到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从东北烈士纪念馆到四平战役纪念馆,都曾留下了习近平的足迹。重温革命历史,追思时代楷模,正是为了从东北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汲取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在四战四平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 

   

  △俯瞰英雄广场。 

  

  上个月在宁夏考察时,总书记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

责任编辑:赵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