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草原 望着星空——布仁巴雅尔和他的蒙古包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9日电题:枕着草原 望着星空——布仁巴雅尔和他的蒙古包
新华社记者 王靖
传统包、星空包、落地窗观景包……放眼望去,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蒙古包,梦幻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铺展开来。
这是布仁巴雅尔的蒙古包生产基地。这位只有39岁的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奇思妙想融入蒙古包制作,使这一古老手艺迸发出新活力。
布仁巴雅尔从小喜爱蒙古包,“看着圆弧状的穹顶,整个人像被蒙古包抱着一样,感觉十分美妙。”他说。
2000年,一位亲戚开了家蒙古包生产厂,布仁巴雅尔满心欢喜地跑去帮忙,虽然每月只有1000块钱收入。两三年时间,他就把制作蒙古包的技艺全学到了手。
亲戚只制作传统居住式蒙古包,有人想定做更大的蒙古包,都被推掉,认为丢了传统。布仁巴雅尔不以为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蒙古包也需要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这样,他离开了亲戚的厂子。2006年,建立了自己的蒙古包生产厂。
从墙高1.3米到3米,从直径3.5米到30米,布仁巴雅尔的蒙古包越做越大,从过去仅用于居住,发展到能够举办演出活动;蒙古包也越做越时尚,吸引了全国各地买家前来“私人订制”。
“如今,给蒙古包装上酒店式门锁、酒店式房卡,不仅方便,还能让游客感觉到安全。而且,我在蒙古包里内嵌了用于方便和洗澡的设施。”他自豪地对记者说。
布仁巴雅尔认为,蒙古包除了装备现代设施,还应兼具现代审美。为此,他设计出“望得见草原”的蒙古包——落地窗观景包,“看得见星空”的蒙古包——穹顶玻璃星空包……
虽然功能多了,材质新了,但蒙古包的老构造、老手艺没有变,布仁巴雅尔仍然用皮绳编织哈那,坚持给穹顶加上陶脑,沿用乌尼撑起包顶。“再怎么创新发展、适应市场化,传统文化也不能丢。”他说。
为《天骄·成吉思汗》大型演出定制蒙古包,为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还原当年蒙古包,为央视春晚内蒙古分会场搭建蒙古包演播大厅……布仁巴雅尔事业越做越大。他的蒙古包还远销北京、四川、辽宁等地,让蒙古族传统文化成功走出大草原。
作为共产党员,布仁巴雅尔不忘带动牧民增收。2018年,他手把手教会贫困户特格实剪裁毡子,并收他为公司长期工。特格实家当年就脱了贫。而今,布仁巴雅尔的公司成为“蒙元文化党员群众教学体验基地”。
“我愿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爱上洁白的蒙古包,爱上蒙古族传统文化,爱上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布仁巴雅尔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