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北斗应用 更智能更融合(权威发布)

2020-08-04 10:56: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日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在8月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的情况。

  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

  北斗三号于2009年11月启动建设。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了工程的多个亮点——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据了解,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高效完成组网。单星研制周期缩短1/4,运载火箭总装周期缩短1/3,卫星入网周期缩短3/4。

  系统功能强大。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发布的接口控制文件覆盖全部7类服务。

  性能指标先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

  大部分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功能

  北斗系统的两大特色服务是短报文服务和高精度应用。目前,北斗三号的短报文服务提升到单次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可以传图像、发语音,还借助全球的星间链路,拓展实现了全球短报文。同时,依靠北斗系统,地面建了一张高精度增强网,中国境内接近3000个地面站,最高精度能够实时处理到厘米级,事后处理可以到毫米级的高精度。

  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28纳米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纳米工艺芯片即将量产。大部分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冉承其说,已经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北斗正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

  放眼国际,北斗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及系统间合作持续深化;还相继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发布。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

  已着手下一代北斗建设

  冉承其介绍,北斗三号建成以后,我们已经着手下一代北斗建设发展。

  应用是北斗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芯片——“中国芯”是系统最核心的地方。现在北斗产业链所有环节全部打通,芯片、板卡、天线等实现量产。政府要继续营造好环境和提供好政策,鼓励中国企业把北斗产业链做得更完善。

  “我们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等新质能力,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冉承其表示。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