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

2020-08-08 11:17: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吃完饭,洗过碗,一看表已近7点,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三元村村民王玉芬赶紧收拾利索,直奔村民代表周安政家。

  进院门,三五长凳围成圈,村民已落座等“农家院落故事会”开讲。王玉芬是头回参加,既新鲜又期待。

  “今天请大伙儿来,就是想听听大家对村里文体生活的意见。”周安政话音刚落,王玉芬率先发言,“我觉得村里啥都好,就是缺个健康步道。”紧接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不少想法。

  今年3月,永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选取2个村试点“农家院落故事会”。“过去都是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问,白天可能耽误乡亲种地、晚上可能耽误乡亲休息。”周安政介绍,如今每个村民小组一月开一次“故事会”,“大伙儿提意见建议,我们抓紧办。”

  近年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特别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

  急群众所需,项目高品质

  一支铅笔,精细描画;一把刻刀,雕琢梦想……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善满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下肢残疾的徐国辉正凝神创作雕刻画。

  一年多前,徐国辉来到善满家园,找到了自己的就业岗位。善满家园是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的志愿服务基地,有专为残障人士就业而设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圆梦工厂”。善满家园不仅给残障学员提供免费食宿、接送、培训、就业等服务,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到九台区各乡镇街道“送教下乡”。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打造群众所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服务群众。

  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小学旁的文明实践站,一到放学时间就热闹起来了。原来,为方便不能及时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实践站在上下午放学时间各安排一名老师值守,负责看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我们来说只是略微出点力,但却解决了很多家长的难题。”三嘉村小学教师黄春娇自愿报名,每天抽出一小时在文明实践站值班。

  “村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多,我们就派农技人员送技术下乡;村里留守儿童多,就开设周末公益课堂等;家里有卧病在床的老人,就组织医生及志愿者到各村义诊……”博罗县文明工作事务中心副主任陈日洋介绍,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分层分类分众的标准,有针对性地为村民提供所需服务。

  目前,博罗县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19.9万多人、志愿服务队1400多支,已开展惠民服务活动3万多场次。博罗县还提炼出105个精品服务项目,大力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水平。

  精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

  道路干净,绿树成荫,而且离家只有10分钟——王玉芬没想到,她在“农家院落故事会”上提出建议后1个多月,村里就建成了一条3公里长的健康步道。如今,王玉芬饭后总爱去散散步、消消食。

  不仅仅是“农家院落故事会”。近年来,天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互联网智慧管理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电话交流及面对面反映诉求等多种方式,各文明实践所、站还通过扶贫慰问、基层调研等途径主动上门询问,将群众的需求分门别类、汇总整理后录入智慧管理系统。目前,天长市文明实践智慧管理系统日均群众“点单”数量达三四百条。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方式,志愿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大气力,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合群众“胃口”。

  在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谈家干社区,“中国好人”王俊带着团队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保洁和保安人员免费推拿按摩。王俊是盲人按摩师,已帮助100多名盲人上岗就业。

  不久前,谈家干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杜鹃花开——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上平台”提交了一份服务需求,希望为社区保洁和保安人员预约推拿服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与志愿者对接,没多久王俊团队就接了单。

  “市民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上平台提交个性化服务需求。志愿者也会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发放征集表等方式,形成基层群众的需求清单。”宜兴市文明办主任黄波介绍,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每月平均收集群众需求120余条。“中心工作人员将反映比较集中的内容进行筛选梳理,向各镇、各部门及社会组织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并备案公示,最终形成‘服务菜单’。”

  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宜兴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一步做深做实。市供电公司将各乡镇供电所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立“老龄化群体用电模型”,让独居老人得到人性化的帮助;江苏有线宜兴分公司利用有线电视户户通的优势,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虚拟频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参加活动、获得服务;宜兴保利大剧院每月举办“百姓大舞台 有艺你就来”主题活动,让更多市民登上高雅艺术舞台、收获精神食粮。

  机制更完善,效果更持久

  山东省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东岛幸福大院”里一片欢声笑语。“美厨娘”志愿服务队的10余名志愿者正围坐在一起,为村里老人制作爱心美食。“能为老人们做点贡献,我们也觉得光荣!”志愿者刘玉芬说。

  “这都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功劳哩。”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站长刘俊军说,两年前村里组建“美厨娘”志愿服务队,50多名村民争先恐后报名参加,“村里规定,村民每参加4小时志愿服务可得到信用加分1分,信用得分超过5分就可以得到过节奖励和免费使用农机等服务,另外还设立了20万元的信用基金用于发放奖励。”

  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相辅相成,是荣成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大特色。荣成将群众参与理论宣讲、慈善救助、扶老助残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管理,根据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间等赋予个人一定信用加分,作为信用激励的依据,通过“积分+兑换”等方式,让志愿服务和信用体系同频共振。

  荣成还连续3年组织实施了900多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其中200多个“伙伴项目”被爱心企业认领,共筹集善款5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活动,为文明实践长效长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荣成市成立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300多支,注册志愿者15.5万人,每月发起文明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

  为了让志愿服务效果更持久,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志愿服务落地生根,挖掘发现生活在农村、扎根在农民中的骨干,分期、分级开展文明实践农民骨干培训班。目前,全区已培训2000多名农民骨干,为文明实践提供了原生动力。

  为激励更多人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博罗县从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3届公益创投大赛,分别评选出25个、15个、51个优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60万元。志愿服务项目更加精细化的同时,也让志愿者得到了嘉许礼遇,有了更多自豪感、荣誉感,更好地在农村沉下心、扎下根。

  (本报记者游仪、李家鼎、洪秋婷、姚雪青、王沛)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