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新边疆】放下猎枪走出山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奔小康
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 王若怡 邢明):“猎乡生活,日作夜话,晨牧夕归,时闻松涛阵阵,鹿鸣声声。密林深处猎熊,撮罗子里采风,篝火边上美餐,望火楼前奇逢……”在《敖鲁古雅风情》一书中,敖鲁古雅迷人的森林风光、奇特的民族风情令人心驰神往。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下简称“敖乡”),生活着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他们饲养着我国仅有的1200余头驯鹿,因此被称为“使鹿部落”。
20世纪50年代以前,鄂温克猎民仍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着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冬不防寒,夏不避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1958年,第一个鄂温克族乡在额尔古纳市奇乾乡成立,猎民开始与现代接轨。
2003年,为保护地区生态环境,鄂温克猎民放下猎枪全面禁猎,实施生态移民,迁入根河市西郊。等待他们的是每家独栋的现代化双层木屋。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里现代风格的“撮罗子”)
为了帮助放下猎枪的鄂温克族人增收致富,敖乡党委、政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以民俗文化多样性、驯鹿产业唯一性的常态化全域旅游特色小镇。
(敖乡乡长张万军)
“现在我们就慢慢转型到旅游产业上来,而且猎民从事相关旅游产业的活动,对他们的增收致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敖乡乡长张万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乡收入382万余元,只景区就卖出85000多张门票。
索云在敖乡经营着一家超市,虽然面积不大,但货品在货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主食、冷饮、酒水、零食、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一应俱全。
索云是传统的鄂温克族人,在经营超市之前,她靠为别人卖衣服打工挣钱。
“她特别勤劳能干,有头脑,搬到这来以后,她家还开了个小店卖手工艺品,典型的靠自己的双手致富。”根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兰说。
“在外面辛苦,尤其是想孩子,那种感觉可难受了。”谈起在外打拼的11年,张国凤眼里泛起泪光。
1962年出生的张国凤在敖乡经营着一家民宿,她的丈夫是鄂温克族人。2003年搬迁到敖乡之后,他们分到了这栋房子。2004年,张国凤和丈夫便到青岛打工,2015年回乡之后便开起了民宿,一年收入2万多元。
走进她家,满墙的桦树皮画精美传神,再现鄂温克族人与驯鹿的生活场景,让人难以相信这些都是出自从未学过画画的张国凤之手。这些桦树皮画不仅能售卖,还将整间民宿装饰得“熠熠生辉”,张国凤也自豪地说:“我家应该是敖乡最漂亮的了!”
走出山林、奔向小康的鄂温克族人也并没有忘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万军介绍,截至2018年1月,敖乡驯鹿文化、桦树皮手工制作技艺、鄂温克族萨满舞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位;敖鲁古雅鄂温克服饰、熟皮子技艺、鄂温克叙事民歌等16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位。
48岁的德柯丽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在她家院子里,一幅幅刻有鄂温克族传统图案的驯鹿皮毛剪刻画尤为引人注目。
“这些传统图案其实是我们鄂温克族的一些文字,传达了我们鄂温克族人对大自然,对森林、对河流的情感”,德柯丽说她还想再发掘一些这样的传统图案,把它们用在器皿或服饰上,让年轻一代的鄂温克族人能更好地记住与传承民族文化。
除此之外,德柯丽还成立了民族工艺制作大师工作室,发动众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并且带动了当地妇女脱贫致富。德柯丽说:“如果有订单的话,我就组织她们边学边做,两个月的时间,她们收入最高的有两万多元,最少的也有七八千。”
放下猎枪走出山林的鄂温克族人,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中,从只靠打猎过活到人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在拥抱新生活的路途中,鄂温克族人也没有忘记传承民族文化,他们巧妙地将民族文化元素与旅游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不断创新中让民族文化逐渐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