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行走自贸区】建设氢能产业“五大基地”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临港模式”

2020-08-30 10:26: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7月24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临港新片区挂牌,作为全国仅有的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未来将建设一个以氢能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临港新片区把做好政策集成创新试点、为全国氢能产业打造可推广的“临港模式”作为未来发展使命和目标。

  为提高临港片区在氢能产业的吸引力,打造更具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处处长唐浩介绍,示范区计划打造氢能产业研究基地、一体化加氢设备研制基地、储氢设备研制基地、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研制基地、氢能产业链配套基地等“五大基地”。

  打造高端氢能产业智造高地,引领行业发展

  “示范区将以氢能装备为优先,积极探索突破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氢燃料电池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打造氢能产业综合性产业基地。”唐浩介绍。目前,示范区正积极与日本等国的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就氢能源燃料电池整车智造基地落户新片区进行接洽,打造良好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希望加快实现氢能储氢加氢关键装备、燃料电车整车制造等方面取得关键重大突破。

  丰富场景应用,赋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今年5月,新片区管委会出台《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布局,计划在3年内建设3座加氢站;推进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氢能交通与物流、氢能分布式功能、氢能楼宇等典型氢能应用场景,到2022年建成1条氢能大巴公共交通线、200辆燃料电车物流车、20辆燃料电车重卡等应用试点。

  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氢能产业科技水平

  据了解,管委会与相关企业校园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签订“新片区氢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方在氢能产业链上的优势,推动协同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速度,为提供性能更卓越、价格更亲民、使用更安全、场景更广泛的氢能产业起到强大科技支撑。

  做好政策集成创新试点,积累发展经验

  由于氢能产业具有技术新、成本高、应用少、安全风险高等特点,需要加快配套支持政策的集成创新。因此,新片区将积极发挥自身开放制度、产业配套、空间承载、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等综合优势,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临港模式。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临港新片区未来发展的任务聚焦、使命所在。”唐浩说。

责任编辑:刘胜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