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创新发展做大民生“蛋糕”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安徽省合肥市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合肥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近日,带着这个疑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形如一分为三的蛋糕,被当地群众称为“大蛋糕”。人们常常用做蛋糕比喻经济发展,合肥把蛋糕做大,主要靠创新。
各种“合肥创新”在创新馆里展现:全球首个可量产屏下摄像解决方案的手机,具有360度柔性屏;量子通信走出实验室,在电子消费中应用;科大讯飞生产的人工智能翻译器,让游客周游世界交流无障碍……2019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8.9%。
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我们要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让市民灿烂的笑容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合肥市市长凌云说。
最美的地方留给群众。在合肥杏花公园里,有一个“最美悦书房”。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湖面,窗内“书虫”们在静静读书。这里实行“图书馆+书店”模式,并时常举办公益性读书活动。像这样的城市阅读空间,合肥全市共有113个,“书香合肥”融入千家万户。
最炫的科技走进生活。在合肥庐阳区红玺台菜市场,大数据智慧农贸市场监管平台实现了市场监管、数据收集、溯源追溯等一站式管理,让消费者买得称心,吃得放心。未来,合肥要升级改造这样的智慧菜市场104家。
最实的举措关注民生。在安徽医科大学宿舍区,68岁的居民张永华告诉记者:“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保民生、聚民心的大好事。”目前,合肥市对930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88部,大大提升了群众居住品质。
“老百姓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凌云说,政府每年选取合肥市民意见最集中的20件事项,作为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事项。
在合肥,用创新发展做大蛋糕,用“以民为本、共享发展”理念分蛋糕,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白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