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经济特区独特优势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广东经济特区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发挥经济特区独特优势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广东经济特区发展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取得了哪些成就?将如何发挥特区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在24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作出回应。
“40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发挥了重要的‘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
马兴瑞介绍,经过40年发展,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0万亿元,达10.77万亿元;财政收入达1.27万亿元,是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4万亿元,约占全国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300万户,约占全国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5万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4家。
“经济特区是联结两个市场、聚合两种资源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更是贯通国内国际、引领国内国际。”马兴瑞说,广东正在研究制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政策,发挥好经济特区独特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马兴瑞进一步说,广东将着力打通“三个循环”:一是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为重点畅通产业循环;二是以优化提升流通体系为着力点畅通市场循环;三是以城市群为依托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我们有组数据,让大家感受一下深圳的沧海巨变。”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说。
陈如桂介绍,今天的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80年的2.7亿元升至2019年的近2.7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1531倍,年均增长20.7%,位居亚洲城市前五;
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拥有华为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
2019年底,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7%,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3%、37.7%,研发投入强度已位居全球前列……
陈如桂表示,深圳将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把更多的国际化资源、国际化机构、国际化人才吸引到深圳创新合作、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
珠海市委副书记、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说,珠海将进一步谋划构建粤澳共商共建共管体制机制,和澳门一起做好产业规划、产业导入、项目建设;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联通贯通融通率先更多在横琴落地,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有效、更快捷、更有序地在澳门和横琴之间跨境便捷流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中医药、特色金融、商贸消费、文旅会展等重点产业。
汕头市委副书记、汕头市市长郑剑戈说,汕头将充分发挥侨乡和港口优势,全方位多形式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侨资、台资落户,建立健全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和企业运行机制。(谢希瑶、孙飞、刘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