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唱出青山幸福新生活
“往日的工人村,硬像个大破窑,住得人发毛……如今的工人村,环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蓝天,红花配绿草,光纤接到户,天然气更环保。”在湖北武汉青山区工人街道青和居社区便民服务大厅,80岁的吴传发老人表演起自创的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产党》,歌词正是棚户区居民生活巨变的真实写照。
吴传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钢铁工人。从1956年来到武钢,60多年来,吴传发一家人先后参与了武钢集团的建设,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之城——武汉市青山区的变迁。
武汉青山,因武钢而兴。新中国成立之初,10万建设大军“先生产、后生活”,搭建简易工棚安家落户。随着工棚的增多,一村、二村、三村这些名称依次出现,他们有个总的名称——工人村。
“那时我们一家三代6口人,蜗居在18平方米的房间里,光线昏暗,进屋就开灯,下雨时就漏水。”在吴传发的记忆里,“老父亲只能睡在厨房临时搭建的床铺上。”
时光荏苒,这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渐渐老去。变化始于2007年。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政府投入约15亿元,“边征收,边选房”,征收安置补偿尽量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倾斜。到2015年12月底,青和居社区5235户居民全部搬进新居。
“现在我们老两口住在6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再也不受风吹雨淋之苦了。”令吴传发惊喜的是,改变的不仅是居住面积,还有居住环境。
作为重化工业集聚区,青山区工业能耗和污染负荷较高,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长期居高不下。近年来,青山区通过“城市双修”等生态实践,绿化覆盖率达41.1%、人均绿化面积17平方米,稳居武汉市第一。
“我们社区还有不少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告诉记者,为此青山区以解决居民小事难事为出发点,开展社区治理探索,用心把“鸡毛蒜皮”小事当作大事办,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天天敲门组”“顺顺吧”“好样的工作队”“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等五大工作载体,形成了“力量全介入、问题全收集、服务全覆盖、成效全评价”的“四全”社区治理体系。
以“天天敲门组”为例,青和居社区党总支决定,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社区、物业的党员群众组成120人的“敲门组”,通过分类敲门、上门服务,了解居民基本信息和诉求,架起一座座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都是每日必问。”“天天敲门组”成员袁芳说。
“这两年,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民生组团’,棚改回迁小区的生活配套越来越好了。一项项接地气、聚民心的服务,让青和居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亲和居’。”桂小妹高兴地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忠阳 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