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回望深圳 读懂中国——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

2020-10-14 10:23:00 来源:光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深圳,中国经济特区的叙事起点,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40年前,当这个边陲农业县以跃上潮头的姿态在中国改革史上出场,有人将其形容为“一夜之城”——仿佛一夜间从天际崛起,落地生根、迎风拔节。

  以改革为根,以创新为魂,40年过去,这座城市酝酿出一个冰消雪融的春天,书写了一幕华美蝶变的传奇,为中国改革开放“种”出了硕果累累的试验田。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便来到深圳,坚定宣告“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书记又一次考察深圳,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0月金秋,深圳迎来重大利好——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再出发”要求的必然路径,是时代赋予深圳的全新使命。

  几乎同一时间,“新时代深圳精神”发布。“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在特区建设中凝铸的城市气质,为改革前行注入强劲驱动。

  制度与精神,行动与理念,如左右手般共同托举起现在与未来的深圳。回望筚路蓝缕的40年,靠的正是科学有力的制度设计、不折不挠的精神力量。从胸怀全局、绘就宏图的总设计师,到亲自开拓、全力推动的省市领导人,再到逐梦而行的平凡奋斗者,他们共同造就了深圳奇迹,也用艰辛努力诠释着特区的分量与魅力。

  深圳,就此成为一座承载着伟大梦想的城市,与每一位中国人心心相连。

  还看今朝

  ——“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自从春天的故事在中国南海边上演,深圳受到的关注便超越了国界。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如是评价。

  “深圳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功故事,其发展经验值得全球其他新兴城市和经济特区借鉴。”联合国副秘书长、人类住区规划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认为。

  深圳走出的道路,是世界眼中中国道路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一座城市,浓缩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能。

  7月28日,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公布,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6%提升为0.1%,在因疫情等原因短暂失速后,以一个铁划银钩的“深V曲线”再度扬起,在全球经济尚处在低迷时率先实现正增长。

  “这说明深圳经济的反弹力很强。和其他城市一样,在遭遇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经济增速也会回落,但往往比其他地方更快复苏。”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分析。

  40年间,深圳实际管理人口从不足3万增至超2000万;经济总量从不足2亿元增至近2.7万亿元;人均GDP达3万美元……经济发展生机勃勃,数量质量双双提升。

  一座城市,深蕴着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这里有“全球5G第一城”的美誉——目前,深圳建成5G基站超4.6万个,5G基站密度国内第一,5G产业规模、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这里有蓬勃生长的高科技创新载体与平台——在久负盛名的南山区粤海街道,约23平方公里的街区活跃着中兴、腾讯、大疆等众多知名高新科技企业,拥有95家上市公司。不仅如此,在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正在火热建设中,将打造成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创新研发中心也在加紧建设。

  如今,深圳吸引了约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强落户,每平方公里密布8.5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之都”的形象逐渐挺立。

  一座城市,诉说着中国扩大开放的磐石之心。

  前海深港合作区,曾经荒凉的滩涂上正在绘就“最美最好的图画”。200多座高楼勾勒出壮丽天际线,累计17.3万家新设企业注册落户,呈现生机勃勃发展态势……一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向海而鸣。

  即使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这片热土仍然生长希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知名外企密集入驻,2020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34万亿元。

  一座城市,洋溢着善治良序的民生幸福。

  走进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往昔那个与香港一水之隔的穷苦小村早已变为现代化城市社区。16栋楼宇环境优美,立体化智能安防系统24小时运转,宽敞的文化广场和百姓舞台、书城一般的社区图书馆、占地超400平方米的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处处透出文明新风。“1981年,我们借改革东风变成了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现在,从物质小康迈向精神小康、探索社区治理现代化之道,是我们的目标。”村集体企业——深圳市渔丰股份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颂球介绍。

  全力整治黑臭水体、建设生态长廊、开建“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增加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向居民们展开更加美好的一面。

  今日深圳,正向着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目标奋楫而行。

  “在深圳之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城市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由农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跳跃,成长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和创新发展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感慨。

  深圳市史志办主任杨立勋认为:深圳方方面面的奇迹,都只能用“改革创新”诠释。“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成功范例,依然要靠改革。现在中央批复我们搞综合改革试点,是为深圳提供了由‘单项冠军’成长为‘全能冠军’的机会。深圳的回答依然是:敢闯敢试,先行先试。”

  观念启蒙

  ——“一颗在脑中炸开新天地的‘开山炮’”

  “我来了,赶海来了!”1982年夏天,当湖南作家陈启文一脚踏上心仪已久的深圳,顿时激动难抑。“人到了特区,心也跳得快些”。在他眼里,那时的深圳是一个大工地,而到处流动的农民工“是那样按捺不住,浑身充满了力量,随时都可以爆发出来”。

  “无梦想,不深圳”。20世纪80年代,南国大地涌动的春潮很快传遍全国。人们念着“深圳”二字,脑中满是“梦想”“奋斗”的美好想象。突破观念禁区、解放思想前进,给全国人民极大震动,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改革公开课。

  1982年出生的沈剑波第一次被触动,是在电视里看到了深圳工厂门前的两行大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年少的他觉得“脑中炸响了‘开山炮’”:竟然还能这样提?随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挨挨挤挤的“打工人潮”,尤其是深圳街头热切注视着特区变化的邓小平巨幅画像,成为他难以磨灭的记忆。2015年,几经辗转,他决定把创业梦想安放在深圳。

  同样是80后,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源浩儿时对深圳最深的印象来自一本描写深交所“股城风云”的书。于是,从美国读完博士后归来,他考察了几个大城市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圳:“感觉我的节奏和深圳是在一个频道上,快速、紧凑,一直向上走”。

  特区以火热现实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金钱观、效率观,也以特有的爱才重才,震撼和吸引着各方英杰。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在深圳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尽显这座移民城市敞开的胸襟、聚才的热切。

  人才公园,深圳一大景观。在这里,立有特殊贡献人才雕塑,写着“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真诚邀约。

  《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198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颁布,给留学人员以市内自由流动、评职称不限指标等十余项特别待遇,一时间引发强烈反响。

  创办人才研修院、举办全球英才“风云会”、引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长期落户……今天,《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已实行多年,企业家有自己的节日——每年11月1日“企业家日”。而两个说法也不胫而走:“深圳的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是企业家”“要给科研人员一个‘稳板凳’,不是‘冷板凳’,也不是‘东倒西歪的板凳’”。

  “深圳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深圳的一切都要靠人闯出来,人是第一资源”,深圳文化学者吴俊忠认为。

  政府爱才,如何对待人才?香港商人童瑞娟刚到深圳投资时,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1990年,我去龙岗区南岭村投资办厂。那里村容很整洁,老书记还组建了治安队,让我们放心经营。平时没事不来打扰,更不应酬,至今30年了,我都没有和村干部们吃过一顿饭。但老书记专门为每个港资企业配了中方厂长,有任何需要,立即帮我们解决。遇到台风天,他还带着人跑来帮我守厂房,让我很感动。”童瑞娟嘴里的“老书记”张伟基已退休多年,而服务企业家的精神传承下来,童瑞娟也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南岭村人,厂址30年不变,一边转型升级,一边做大企业。

  这样的营商关系,已经融入深圳的城市氛围中。

  这也是黄源浩感到“非常合拍”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及产业配套,黄源浩的企业高速发展。7年时间里,奥比中光掌握了3D传感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填补了之前国内该领域空白,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机器人、新零售等众多领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块同样曾于20世纪90年代在特区树立的标语牌,深圳始终在践行。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政府是不是专注于制度创新。营商环境就像田地,是由制度创新浇灌出来的。把‘盐碱地’变成‘高产效益田’必须持续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频率越高,土地就越肥沃,‘庄稼’就长得越好。”杨立勋总结。

  掌握这个朴素的道理,同样需要思想历练。于是,作为先行者的深圳,源源不断地向祖国各地输送着“养分”。

  “1980年以来,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将新的思想传播给那些到深圳学习取经的高官们。这些人来深圳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考察现代建筑和工业在深圳的发展。”在《向深圳学习》的序言中,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如此写道。

  拓荒之功

  ——敢拼敢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今天看来江河辽阔的改革开放,最初并非顺水行舟。历史的抉择,总在艰难奇崛处落笔。考验的是胆识,是智慧,更是赤诚与担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巨轮破冰起航。如何尽快将宏伟擘画落到实处,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党中央在思考,广大干部党员在思考。

  此时,南海之滨,时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同志团结和带领省委一班人,结合省情反复考量,1979年4月,率先向党中央提出请求:希望中央“下放权力”,允许广东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些地方实行单独管理,可初步定名为“贸易合作区”,以利于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投资,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

  邓小平同志予以赞许,表示“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并勉励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来”。

  紧锣密鼓的推动落实就此开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此举无异于又一声春雷。美国《纽约时报》发文惊叹道,“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当时,深圳正为“大逃港”所苦。“村里跟我同龄的基本都逃去一水之隔的香港了,农忙时插秧的人手都没了,很多人死在了逃港路上。”张伟基说。

  正是在此前调研中被这种状况所震动、所触痛,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创办经济特区重要推动者才深思熟虑、提出构想。很快,事实验证了这一抉择的正确性——

  先是刹住了“偷逃风”。条例公布几天后,困扰深圳已久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甚至,有些偷渡到港澳的人,又成批成批地回来了。

  继而掀起特区建设风。此时,经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蛇口建立的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已先于“大部队”而动,点燃“开山炮”,热火朝天建设起来。造工厂、办公司、盖酒店,还面向全国招聘人才。1982年,43岁的武汉干部王潮梁作为首个招聘干部来到蛇口时,被员工培训教室门口八个大字深深打动——

  “不改革者,不入此门”。

  改革主旋律,很快在这片热土上响亮奏鸣。

  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40年来,约1000个“全国第一”从深圳走出,变成一次次“中国突破”,演绎出一片片绮丽风景。而老百姓的“小日子”,也以从不敢想的速度富了起来——1983年,张伟基决心带村民们办企业,拉开阵势“大干一场”,并许下豪言:十年内,让大家吃饱饭、住新房、有钱花、健康长寿!短短几年,这个心愿早已实现。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然而,改革这一新事物,始终伴随着争论与质疑。

  令人们欣喜的是,1984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两次南巡来到深圳。深入调研后,留下了坚定支持:“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设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动摇不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南国又见浩荡东风,改革步履愈加笃定。经历了一轮轮风雨洗礼之后,华夏巨轮风帆高悬、劈波斩浪,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前行。

  今天,当我们凝眸回望,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影,为改革起步创榛辟莽、开拓前行者的身影,已经隐没于历史深处。然而,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他们的情怀,以另一种形式恒久存在——

  深圳仙湖植物园,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亲手栽的高山榕根深叶茂,挺立云天;

  深圳迎宾馆兰园,创办经济特区重要推动者栽种的榕树脚踏大地,默默守望。

  阳光之下,树影婆娑,似乎正在诉说无比深情、无限期待。

  大树长青,斗志永在。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将有更多奋斗者用心规划下一个四十年,锐意进取、接续前行,让改革永不停顿,让开放决不止步。

责任编辑:王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