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40年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何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而在现场参加大会的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校长谭刚对本报记者表示,既为深圳经济特区40年快速发展和成就无比自豪,又为能有幸参与到经济特区伟大探索实践豪情满怀,更为经济特区更为美好的壮丽篇章充满期待。
经济特区发展经验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经验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
40年前,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谭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特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深刻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10条宝贵经验,要求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特区发展10条宝贵经验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何建华认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是中国再次向全世界宣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而上,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适时稳步推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当前,全球政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何建华表示,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开启新征程,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
开启新征程的深圳,需要继续保持“开拓者、实干家”的奋斗姿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走在前列,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
谭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的高度,对推动经济特区开创新局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经济特区有新担当新作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他在讲话中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等六个方面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深圳更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5月以来,他多次对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等进行论述,值得特区工作认真思考。他在新发展理念中提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疫情冲击等重大事件,今后特区发展应特别重视“安全”理念。
何建华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国际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严峻,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培育集聚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更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传承弘扬、激励来者,努力在华夏大地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范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