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直通进博会 | 进博会“老友记”——全球中小企业与进博会共成长

2020-11-11 10:18:00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记者宿亮 蔺妍 许晓青)从波罗的海沿岸到东海之滨,路有多长?

  从库克海峡到黄浦江口,几度波涛?

  从叙利亚古城到中国上海,要走多远?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跨越大陆和海洋,从世界各地云集上海。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把最遥远的角落和中国大市场紧密联系,铺就共享未来的大路。

  “与进博会一起成长”

  “我们是与进博会一起成长的。”波兰乳制品企业味奇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艾玛塔(玛尔塔·亨尼格)和武汉汉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昭都对记者说了这句话。

  2018年,味奇在首届进博会波兰国家馆参展,规模只有一个货架和一张洽谈桌。就在那个小小角落,艾玛塔认识了徐昭。第二届进博会上,两家企业联合在波兰国家馆设置展台。

  随着业务扩大,一个货架已无法装下所有产品。到了第三届进博会上,他们将展台扩容升级,精心设计的36平方米展位是两家企业合作以来最漂亮的“答卷”。

  展位上,味奇产品种类琳琅满目,不仅有这家企业的拳头产品牛奶和奶粉,还有新款酸奶、奶酪和植物奶,均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口味专门研发。

  看好进博会,源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味奇在波兰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如今在中国轻松搭上数字经济快车,通过电商、新零售、直播等渠道不断取得销售佳绩。

  2019年,味奇向中国出口产品规模为65个标准集装箱;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出口曾中断近半年时间,但从今年6月至今,已升至600个标箱;2021年,艾玛塔和徐昭的目标是1500个标箱。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进博会召开之时,正是南半球的花季。从新西兰北岛到南岛,随着温度渐次回暖,麦卢卡树又开花了。蜂农们带着蜂箱追逐花香,蜂蜜乘上海轮追逐市场机遇。

  近年来,主营蜂蜜产品的新西兰NAC贸易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迅速。作为进博会“三年级生”,NAC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令人瞩目。

  公司董事张燕介绍,在首届进博会上,公司展位只有9平方米。由于对现场情况预估不足,带来的样品和资料较少,没等到展会结束就已全部发放。第二届进博会上,NAC公司展位扩大到36平方米。与此配套的是产品知识互动、公众号微店打卡、新产品试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张燕和同事们开始花式“求关注”。

  本届进博会上,NAC公司的展位又扩大到90平方米。除了主打的蜂蜜和保健产品,还有牛羊肉、葡萄酒、奶粉、果汁、干鲜海产品等新西兰农牧业特色产品。这家企业还推出溯源服务,确保产品原产原装。

  张燕说,进博会对产品市场推广具有独特的平台作用。“一年相知、年年来访”,进博会上形成的口碑效应成为最好的广告。

  受疫情影响,张燕无法来上海参加进博会。不过,她一直与工作人员网络连线,隔着几小时时差关注着展会现场的情况。通过网络,她告诉记者,进博会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要全力以赴”。

  “进博会上大有收获”

  “展品都摆好了?辛苦你了!”

  第三届进博会的头一天,在社交软件视频连线的另一端,叙利亚橄榄油销售商亚辛·迪亚布正在努力透过手机屏幕,一边观察现场展台的情况,一边与他的合作伙伴董晶岩实时沟通。

  除了通过网络和董晶岩沟通细节,他还忙着跟其他中国朋友和客户联系,带动更多人到展台参观。首届进博会前,亚辛的中国“朋友圈”好友数量还是零,如今已经增加到数百人。

  “进博会上大有收获!”亚辛说。他和董晶岩在进博会上收获了合作伙伴,更收获了企业的成长。董晶岩布置的叙利亚进口馆展台,除了亚辛的橄榄油,还有很多其他叙利亚企业的产品。

  首届进博会上,董晶岩是一家玫瑰花水企业的合作伙伴。展览期间,董晶岩结识了不少叙利亚企业主,成为他们的中国合作伙伴。第一届进博会后,董晶岩和叙利亚合作伙伴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附近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设立了叙利亚产品集合店,并与叙利亚政府建立联系,推动两国商贸合作。

  进博会上,展商结识新朋友、找到新客户,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通过举办进博会,中国更进一步成为全球企业共享的市场,见证着各国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责任编辑:冯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