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进出口数据一升一降原因何在
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外贸进出口数据一升一降,看似有温差,但众多专家均表示,尽管我国进口呈现微幅下降,但降幅在收窄,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未来,全球贸易要进一步复苏,需要推进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这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从前11个月整体看,我国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口微幅负增长,造成两组数据反差的原因何在?
“从11月份的数据看,尽管进口同比下降0.8%,但降幅在收窄,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许英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有比较强的进口需求和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海外生产力恢复仍需要时间,我国的进口增速还未转正,主要是供给端的原因。
我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许英明认为也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来看。从供给端看,我国对疫情管控较为及时有效,持续复工复产,较早恢复了生产,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生产力恢复仍需要时间。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整,可以满足国外进口的需求。从需求端看,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美国、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有所反弹,而且部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加之年底外贸旺季的到来,国际市场需求有所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苏庆义认为,进口之所以有所下降,一方面因为国外供给受到冲击更大,即便想从国外进口,国外的生产能力受疫情影响也没恢复;另一方面,国际货物运输还没有完全恢复,影响了正常贸易往来。
“进口呈现微幅负增长并不能说明我国扩大进口的政策没有效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告诉记者,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原油、大豆等重要大宗商品进口,前11个月呈现出量增价跌的态势。特别是原油,今年国际原油市场呈现疲弱的态势,价格下降幅度超过30%。价格下降会导致进口额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我国进口额下降的原因。二是部分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再叠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导致正常的国际贸易,特别是供应链较长的产品贸易受到较大影响。
“放在全球贸易深度衰退的大背景下看,目前我国的外贸数据已经是较为亮眼的成绩了。这恰恰说明我国实施扩大进口政策是有效果的。”杨长湧强调,正因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政策,所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市场萎缩,使得我国进口负增长的幅度远远小于全球进口萎缩的幅度。
在评价目前的外贸形势时,几位专家认为,受疫情冲击,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前11个月我国的外贸成绩得来殊为不易。
杨长湧表示,前11个月的外贸数据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正在受到比较有力的控制。二是延续了外贸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外贸结构的优化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
“从增速看,进出口快速回稳,说明了我国外贸发展有较强的韧性和综合竞争力。”许英明表示,从规模看,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外贸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助推全球贸易反弹。
许英明认为,目前全球仍未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我国贸易的逐步恢复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带来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
“我国外贸持续向好,对于全球贸易,特别是今年减少贸易衰退幅度意义重大。”杨长湧表示,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复苏,需要共同推进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中国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但也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