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山里人吃上文旅饭

2020-12-13 10:42: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数据来源:国务院扶贫办

  制图:汪哲平

  核心阅读

  从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到减贫人口最多,一个绝大部分面积都是山的县,交通不便、缺少资源,是走出大山,还是靠山吃山?四川省宣汉县这样算账:利用大峡谷景观开发文旅资源,贫困户既能实现搬迁安置,又能参与景区建设实现劳务增收;建设完成后还可以经营农家乐、餐馆和各类特产小店实现多渠道增收,一举多得。目前,宣汉县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放到六七年前,周记顺绝不敢想现在的好日子。那时,家里房子遭了风灾,两个小孩还在读书,常年靠打零工赚钱的周记顺日子过得困难。“得有地方住啊!咬咬牙,贷款四五万修了房子。”欠下一堆债的周记顺,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哪能想到如今的光景!”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崭新的柏油路旁,装饰一新的两层小楼格外显眼。看到又有游客来住民宿,周记顺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去。在四川省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周记顺如今成了乡村民宿经营者。

  地处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交界处的宣汉县,2014年贫困人口20.58万人,贫困发生率18.9%,是四川贫困人口最多的县。然而,近年来靠文旅产业带动,全县贫困人口降低到2019年底的4797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44%,今年年初实现脱贫摘帽。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宣汉县成了四川减贫人口最多的县。

  摆脱贫困,立足资源禀赋

  4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偌大的宣汉县里绝大部分都是山。

  交通不便,老百姓们大多只能从土里刨食。一些人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尝试走出大山,外出务工,但微薄的收入无法改变大山深处的贫困。

  2015年,脱贫攻坚战在宣汉打响。确保按时脱贫成为宣汉县各级干部努力的头等大事。宣汉有什么?答案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宣汉有独特的大巴山自然风光和绵延100余公里的喀斯特大峡谷景观,又聚居着6万余名土家族群众,悠久灿烂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

  “这不就是宣汉脱贫所能依靠的资源禀赋!”宣汉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说,听到县里规划开发巴山文旅产业的消息,感到十分振奋。

  发展文旅,首先要修路,而这也恰好解决了当地发展最大的瓶颈。经过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2016年10月,连接川陕高速和巴山大峡谷景区的34公里快速通道开始建设。随后,贯穿整个巴山大峡谷片区的42公里内环线开建。到2019年4月,所有道路实现贯通。处于巴山大峡谷核心区的三墩土家族乡党委书记陈国庆,见证了修路前后的变化。“以前,我们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现在柏油路将各个村庄连通,去哪里都方便了。”

  发展文旅,带动就业安居

  2014年,巴山大峡谷片区的21个乡镇中,建档立卡贫困村就有102个、贫困人口9.1万人,分别占全县的48%、40%。把穷山区变成富景区,发展巴山文旅脱贫,建设好景区就成了宣汉的重要抓手。

  景区建设让许多当地贫困户实现了劳务增收。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朝斌回忆,修路的那一年多,老百姓们干得热火朝天。“修路以前,附近老乡干活才五六十元一天,之后普通工人工资涨到了二三百元一天。”陶朝斌说,在修路和景点建设运营中,先后带动1万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景区建设必然离不开拆迁安置,宣汉还通过“广厦行动”让大量群众住上了新房子。走进三墩乡大窝村,贫困户陈立玉家因为景区拆迁搬入的二层小楼十分漂亮:淡黄色的外立面是桑树坪景区的统一设计,一楼还作为餐馆每日招待八方来客。“以前我们这儿都是山包包和石头,门前道路也很窄,2018年搬进了新房子,一下子像换了一个活法。”陈立玉说。

  而在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中,除了陈立玉这样的拆迁安置户,还有许多易地搬迁户和危房改造户。据介绍,景区核心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是6792人,而全县达到了38179人。当地对易地搬迁的每人给予相应补贴,拆迁安置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农旅互动,拓宽致富渠道

  走上做民宿的脱贫路,周记顺最感谢的是巴山大峡谷景区。最近,冬雪旅游热度上升,周记顺家里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游客。“现在想来当初房子还是盖小了,常常不够游客们住。”如今,旅游淡季时,周记顺还会承包一些工程改造的活,“一家人,一年收入能有10万多元!”周记顺说。

  渡口土家族乡常乐社区的马隆梅,则找到了卖巴蜀特色刺绣产品的经营路子,丈夫和儿子在景区工作。“他们父子俩每个月收入合计有5000多元,我这儿还能挣两三千元”,马隆梅说,游客们最喜欢她做的围巾。

  和周记顺、马隆梅一样,近3000名贫困人口在景区周边通过经营农家乐、餐馆和各类特产小店实现脱贫。陶朝斌介绍,通过流转土地资源入股、经营帮扶、劳动就业等,有效带动了片区贫困户多渠道增收。

  而漆碑乡大树村村民肖继坤,则把重心放到了家里的茶叶种植上。2015年开始,县里鼓励发展“牛、药、果、茶、菌”等特色产业,并给予小额信贷和周转金的支持。肖继坤立即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从那里获得茶叶种植技术和免费的肥料,同时贷款获得生产资金。“如今光我们村就有茶叶600亩,枇杷、脆李等水果600亩,还有了景观苗木基地1500亩。”肖继坤说,种茶既可以吸引游客观赏,还能制作红茶、绿茶等卖给游客。

  “发展茶叶等特色农业,可以进行农事体验、观光旅游,还可以进行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文旅互动。”宣汉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仅巴山大峡谷景区,就已发展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3.2万亩,带动2.6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徐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