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问计于民:中国共产党创造奇迹的重要密码

2020-12-16 15:06:00 来源:人民论坛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文化解码(文中配图) 

  作者:郝永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杜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教授

  问计于民是马克思主义秉持人民立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彰显,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除了加强顶层设计外,也高度重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一个个胜利,进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可以说,问计于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铸就辉煌、创造奇迹的重要密码,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有力武器。

  问计于民的理论溯源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问计于民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的统一。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推进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地凝聚起人民最广泛的智慧与最大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列宁也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打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阐明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确立了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强调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他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充分相信群众的力量,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会遇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离开了人民,就是“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将一事无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是问计于民的关键。党的正确主张不可能仅来源于某个人或少数人,而是群众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最具有首创精神的,就是人民群众。要在群众中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做学生,甘拜群众为师,学习真知识,增强真能力,练就真本领。

  马克思主义认为,既然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那么认识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从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这是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通过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进行加工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阐明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都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人民,因而从实践出发、向人民学习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观点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是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强调,要看到人民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他一直提倡要重视调查研究,“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他眼中,“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而且,“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群众观。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向人民学习,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在多个场合指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意愿,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都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例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2017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同时,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的事业,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

  注重维护人民利益。注重维护人民利益是问计于民的归宿。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人类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问计于民,归根结底就是要顺应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重大命题。他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意味着,权力来自于人民,又归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受制于人民。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从人民的意愿出发,努力维护、实现人民利益。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应当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判断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发展思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向世界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反复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决策过程中,时刻考虑人民群众利益,对重大改革决策,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问计于民的历史考察

  依靠人民的力量,善用众力、善集众智,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党始终如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制胜密码。

  作出重大决策时问计于民。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和拟定《共同纲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参与起草的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珩说,纲领的起草“是经过筹备会多次的周详讨论的,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的研讨,六百多位同仁之中,可以说是很少没有发言的,也更很少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还有,当时的筹备会收到了全国国旗应征图案2992幅,最终确定了上海的一个叫曾联松的年轻人设计的五星红旗方案,经修改后成为现在的国旗。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决策机制日益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建立起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并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始于20世纪初,50年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也有了建设意图,由于有不同意见而未实施。从1986年开始,相关部门组织全行业专家412人,多次召开论证工作会议,分14个专题重新进行全面论证。同时,也请一些持有反对意见的专家参与进来,提出否定性的论证意见,这些意见也促进了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大批外国专家也都参与到了工程的研究和咨询工作。这期间,全国数千名科技人员也参与到了科技攻关和专题研究中,取得了400多项研究成果。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至此,经过反复论证、咨询,争议最大、论证时间最长的三峡工程完成了法定程序。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本身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还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始终注重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并将之上升为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3年4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前,中央就向各地方、社会各界、各人民团体发出通知,征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很快就收到118份意见和建议。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小组组长,小组成员60多人。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9月,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出台并下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起草小组收到总计2564条意见和建议,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文件起草组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在全会召开期间,还根据中央委员们的意见对文件进行了修改。文件的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党的决策机制民主性、科学性与规范性,是问计于民的成功典范。

  制定中长期规划时问计于民。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4年宪法到现行宪法,对规划计划制度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前五个五年规划的执行,推动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科技战线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六五”计划(1981—1985年)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制定也日益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六五”计划以后,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名称也更改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特别强调人民生活的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关怀。至此,五年规划作为基石铺就了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发展之路。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建立起了专家审议会制度,也第一次采取报纸、互联网络等途径,向全国人民公开征求意见与建议。人民群众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例如开发海洋资源、发展现代中医药、改革户籍制度等,都在规划中得到反映。

  “十一五”(2006—2010年)由“计划”改为“规划”,也是五年规划编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在五年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并且逐步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为此,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开辟建言献策专栏,公开征集公民意见,并成立了由学术型专家和实务型专家相结合的专家委员会。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编制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规划起草组组长,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议献策,首次将4名企业家纳入专家委员会。同时,发改委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问计求策活动,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每一个渠道、每一个平台、每一个活动都指定专人负责,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建议。

  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十四五”规划建言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共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问计于民的价值分析

  问计于民,问的是“政”,集思广益,才能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计于民,聚的是“力”,众志成城,才能有利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问计于民,求的是“心”,血脉相连,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计于民是一种智慧,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智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的经验与意见建议是党作出重大决策的智慧源泉。凡是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尤其是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决策,决策前都要召开必要的专家论证会、民意听证会、座谈会,广泛调研、摸清情况、广开言路,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相反,不坚持问计于民,就会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影响或带来重大损失。

  坚持问计于民,之所以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原因如下:一是诚心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需所忧,从人民意愿、利益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民意愿的政策、方针与举措;二是虚心拜人民为师,从民意中寻求良策,集众智汇群力,才能找到务实有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真心请人民群众当“裁判”,才能从民意中检验出政策的绩效,检验出党委、政府工作的成败得失。因此,问计于民应该成为决策的标准配置。只有将顶层设计的战略方向与问计于民的战术智慧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问计于民是一种担当,有利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问计于民有利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广泛共识,凝聚最大力量,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发动土地革命,调动起广大人民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积极性,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的历史飞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推进改革开放,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统揽“四个伟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其中每一次实践上的突破、每一个理论上的创新,无不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无不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紧紧依靠人民,诚心问计于民,就拥有了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就有了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心,就有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厚重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问计于民是一种情怀,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问计于民,问的是“计”,本质上求的是“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第一,要真问,问出民生的痛点、难点和焦点,从而找准制定政策的切入点,找到解决问题的重点;第二,要真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真感情与人民交朋友、拉家常,不走过场、不敷衍,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第三,要真吸纳,对人民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全面梳理,透过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将经验转化为政策,上升到理论;第四,要真执行,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通过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只有坚持问计于民,注重听民声、汇民智、聚民意,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党的决策部署,才能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才能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才能统筹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的英勇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即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只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坚持拜人民为师,坚持向人民求教问策,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也一定能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张小南
新闻关键词:人民利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