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农村战“疫”记
央广网北京1月21日消息(记者韩靖)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河北、黑龙江等地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备受关注。农村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日前,记者深入北京大兴、通州区的农村抗疫一线,探访首都农村防疫工作。
防疫人员杨福禄正在田家营村西南卡口执勤(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东临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农村防疫工作前线。1月20日中午,田家营村村民杨福禄正在卡口附近巡防执勤。
杨福禄所在的卡口位于京台高速进京检查站的东侧,距离河北廊坊只有几公里远,卡口防疫人员的职责是管控不符合防疫规定,从高速公路上越下护栏,绕过检查站进京的人员。
防疫人员对车辆进行盘查登记(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岗亭内防疫人员的后勤保障物资(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1月初,河北省廊坊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卡口的防疫人员又重新忙碌起来,这个卡口有12名防疫人员进行24小时值守。中午在岗防疫人员的午餐常常是矿泉水、方便面,“能被选上在卡口执勤的都是村子里责任心比较强的人,虽然辛苦但心里也挺自豪。”杨福禄对记者说。
梁国东和同事正在河边巡逻(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前不久的一场小雪让永兴河的冰面披上了银装,1月21日,礼贤镇综治办的梁国东和同事正在河边巡逻。这条河蜿蜒在北京与河北边界,礼贤镇在14公里的流域沿线设有4个卡口,采用物理隔离加人防的模式,按照三班倒进行24小时值守。
梁国东正在为一名司机指路(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梁国东所在卡口的对面就是河北省廊坊市,河的对岸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员往来频繁,疫情发生后,礼贤镇对来往车辆人员严格管控,“我们的任务是对进京车辆进行管控,遇到从冰面或小路进京人员我们要去劝阻。”梁国东介绍说。
巡防人员正在河堤上执勤,河对岸就是河北省廊坊市(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在梁国东所在卡口西南方向约20公里处是永定河河堤,永定河同样处于北京和河北交界。据榆垡镇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永定河榆垡镇镇域河道长30多公里,部分村子紧邻河北,冬季河道干涸,往年有不少河北通勤人员从河道徒步进入北京。
榆垡镇王屯段河堤上,防疫人员正在巡视(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防疫督导人员不定时抽查沿堤卡口上岗情况,并拍照记录(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据介绍,疫情发生后,利用视频监管和动态巡查的形式,榆垡镇第一时间对辖区38.7公里沿永定河外围防线进行全面布控。
队员们正在为健身器材消毒(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在榆垡镇求贤村活跃着一只巾帼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一共有20名队员,平均年龄54岁。疫情发生后,这支队伍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防疫工作上,排查流动人口、为隔离人员送菜、卡口执勤……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为村民测量体温(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王红梅(中)正在和队员们进行疫情数据统计(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王红梅是这支服务队的队长,她带领队员们白天为村民服务,晚上加班进行疫情数据统计和录入,经常加班到深夜。
赵凤生在村口执勤点与执勤人员交谈(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1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副书记赵凤生正在村口防疫执勤点巡查。自从河北发生疫情以来,赵凤生的工作更忙了。与记者交谈时,赵凤生时不时翻看着微信群里的信息,在他手机里有十几个防疫工作群,每个群的信息他都会仔细查看,手机上推送的每一条关于疫情的新闻他都会逐篇阅读。“现在我办公室里的电视已经锁定了新闻频道,我时刻都关注着疫情变化。”赵凤生对记者说。
村内的疫情防控宣传条幅(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皇木厂村历史上因转储皇木而得名,村里的仿古建筑随处可见,高高挂起的防疫标语时刻提示着村民重视疫情防控。赵凤生介绍,通过防疫条幅、广播等方式宣传防疫知识对农村防疫工作很重要也很有效。
执勤人员正在为进村人员测量体温(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通州区张家湾镇下辖57个行政村,外来务工、租房居住人口较多。针对春节前后人员聚集性、流动性增加的特点,通州区成立了农村防控工作组,强化农村地区防控统筹。
村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村(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据赵凤生介绍,目前村子里的3个出入口都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加上流动人口和企业的员工,村里有4000多人都登陆了人脸识别,大大提高了人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