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补短板解难题 不断增进福祉(经济新方位·全媒看两会)

2021-03-10 11:15: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你所关心的

  十件民生事

  稳住现有岗位

  着力扩大增量

  本报记者 韩 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恒银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长江浩然委员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对就业的最大支撑作用。

  作为民营企业家,江浩然建议,应延续去年以来对市场主体的一系列减负稳岗政策,如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应继续细化和优化,积极梳理企业用工需求,主动听取用工反馈,对效果好的政策适当延长,对不合理的适度调整,以尽可能减轻企业用工压力,促进更多人才扎根企业。

  稳就业,既要稳住现有岗位,也要着力扩大增量。江浩然建议,国家层面应进一步鼓励支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者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也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流程、降低创业成本,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充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尽快完善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配套政策等,为灵活就业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创造便利的发展条件。

  提高师资力量

  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 琼达卓嘎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代表认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办学短板。

  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2013年通公路前,墨脱县到最近的林芝市区至少需要七八天,教育教学水平长期以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扎墨公路开通后,乡亲们转变了观念,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办学条件也越来越好,学校建起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了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格桑德吉说,西藏农牧民子女享受15年免费教育,“曾经我们的目标是‘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

  据介绍,2020年,墨脱县共有在编教师278人,在校生2501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格桑德吉认为,要继续推进教师素质均衡发展,采取对口支援、送教下乡、师资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学水平。继续稳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现有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重点向农村和经济落后的乡镇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

  规范养老保险

  完善社保平台

  本报记者 宋豪新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数量占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将对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委员认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增强风险意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夯实养老金资产基础,做大做强。”郑秉文建议。

  针对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郑秉文认为,要将平台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基础设施来建设和完善,可以考虑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纳入平台,未来甚至可以将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服务“窗口”也统一到平台,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

  失业保险方面,郑秉文介绍,2020年对疫情期间没有达到领取失业金资格的失业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扩大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这是今年民生保障政策的一个亮点。”

  加强疾病预防

  健全分级诊疗

  本报记者 史一棋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参与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韩清华委员说。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研究表明,盐是升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盐摄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压水平。”韩清华认为,应加强对高钠食品生产、审批环节的有效监管,加强疾病预防。

  韩清华表示,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努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等方面求实效,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韩清华说。

  保障住房需求

  探索租购并举

  本报记者 肖家鑫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等表述,及时回应了百姓关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这些具体要求,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山东近年探索“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统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目前,已有100多家机构开展住房长租业务,经营面积达260万平方米。

  但与此同时,租赁住房发展还存在供给不足、企业投资动力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王玉志认为,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从租赁住房供应、租赁主体管理、租赁权益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

  城乡一体建设

  共享文化大餐

  本报记者 史 哲

  “大伙儿对我的感情是一部一部电影放出来的。”为农民放映电影40多年,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郭建华代表感慨,以前是拉着板车去放映,后来是开着手扶拖拉机,现在是开汽车去放映,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食粮也得跟上,“还得接着干,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文化大餐”。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郭建华说,近年来,他们坚持公益电影放映,让祥符区1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的村民在家门口,一个月能免费看上一场电影。目前全国农村数字流动电影放映队约有4.7万支,但放映次数还不够。不少村子没有室内放映场所,到了冬天,放映就会受影响。

  郭建华建议,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逐步建设固定放映场所、室内放映场所,改善农民观影条件。此外,应鼓励和培养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0日 02 版)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