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因人施讲”的党史讲解员
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
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代表日常工作就是在南湖畔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为他们讲述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多年来,她深感自己不仅是一名党史讲述人,也是一名见证者和倾听者。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正当其时。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袁晶代表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史讲解员,更应该走在学习的前列。
立足于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展陈内容,立足于自己服务的群体,袁晶代表追求成为一名研究型党史宣讲员。今年她尤其注意学习党史研究者的新著,并且会带动身边同事一起学习。“我们要做到‘因人施讲’,比如面对青少年,应该更注重故事性、情节性,多互动多提问;党员干部来参观时,很多人本身就是党史专家,我们要多做一些总结提炼,交流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袁晶代表说。
袁晶代表也在工作中遇到很多令自己感动的事。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一名大学生党员了解到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从事党史宣讲后,给她写了一封信,他特别渴望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从党史中汲取力量。袁晶代表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100年前,就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青年,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在浙江南湖的一艘小船上点起了星星之火,如今早已在神州大地上燎原。”袁晶代表鼓励青年人,学习革命前辈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这种奉献精神。要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和追求。
袁晶代表介绍,近5年共有892万人次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他们从党史中重温永不忘却的初心,感悟历久弥新的精神。为迎接建党百年,目前,南湖革命纪念馆展陈正在整体改版提升,展陈手法加入更多创新的元素和形式,增强体验感、互动性、科技性,吸引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方式来了解党的历史。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