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在产业扶贫一线建功立业(大家手笔)

2021-03-15 14:12: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走进直播平台,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产业扶贫是一条科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98%的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搞好产业扶贫,必须脚踩泥土、鞋挂露珠,多到山里“踏查”,多在田间地头“摸底”。作为一名与食用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教工作者,多年来我和许多同事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走进山谷。有时遭遇暴雨,就掏出塑料布挡一挡;有时被突然涨水的溪流拦住去路,就攀树枝和石头过去。长年累月、漫山遍野的采样调查,为的就是更好保护菌类生物种质资源,维护我国菌类作物安全和产业兴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们团队坚守产业扶贫一线,在柞水县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创新“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仍在继续。“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这一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还属于科研院所这个大团队,更属于产业扶贫事业。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广大科教工作者来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需要继续完成好田间地头“大工程”,着力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合作,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不断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当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新农科”教育的推动者、服务“三农”的践行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作者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