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回应时代呼唤 开创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21-04-21 20:47: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视频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新华社记者 周佳谊 摄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这四点倡议直面挑战,从当今世界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针对性、系统性地提出解决路径,推动国际社会化危为机、开创未来。

  “中方的四点倡议实际上是当前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力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中国一贯主张平等协商、相互尊重,这次基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比如“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一些原有的主张又有了新的内涵,比如“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横行,世界局势纷繁扰乱。经历了疫情洗礼,各国人民对合作协商和共同命运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合作才能共赢,公道自在人心。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上发言(2018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只有人人安全,世界才会安全。”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赞赏中国努力提高疫苗产量,使之不仅服务中国人民,也服务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我们需要合作,不仅是为了应对眼下和未来的流行性疾病,更是推动已经开启的复苏进程。我们现在就要就全球性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韩国总统文在寅说,自我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短期内可以成为保护本国经济的围墙,最终会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壁垒。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只有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硬核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润物无声。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即举办第二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对话发挥积极作用。

  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于江表示,不同文明应该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相互促进,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才是人间正道。

   

  这是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突出贡献外资企业颁奖仪式(2020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建设“四大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阳光大道上携手前进

  这是疫情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在2020年同比增长50%的基础上,又同比增长了15%。

  面对疫情影响,虽然海运、空运受阻,但有着“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却依然有序运行,成为全球产业链“大动脉”和疫情防控的重要“生命线”,展现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多来,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已经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全线隧道实现贯通、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运营通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2019年10月25日,满载着82个标准箱的中欧班列(义乌—列日)“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菜鸟号”首趟列车抵达比利时列日物流多式联运货运场站。新华社记者 潘革平 摄

  “当今世界发展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只有彼此互联相融才有未来。”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表示,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受益最多的就是巴基斯坦。“一带一路”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信会继续带来市场机会,让巴基斯坦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与世界互联、向世界开放。

  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后,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感慨地说,“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平台、新机遇和新空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的伟大倡议,也是造福各国人民、应对全球挑战的伟大实践。

   

  2月3日,满载年货的中欧班列抵达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这“四大伙伴关系”,成为当前形势下中国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走深走实的最新宣示。

  “新形势下,中国要与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四大伙伴关系’,非常有针对性,也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他分析,建设“四大伙伴关系”中首先是卫生合作,这是努力解决当前最为迫切的应对疫情问题。此外,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基础上专门提出加强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推动绿色发展和开放包容等系列重大举措,适应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绥芬河站南场,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入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体现大国担当以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为世界作更大贡献

  越是陷入激流险滩,越需要高瞻远瞩、坚强有力把握航向、协力前行。

  2021年对中国而言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求索奋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仅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主席坚定自信的话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大党胸怀和中国的大国担当。

   

  这是2020年7月29日在老挝北部拍摄的建设中的中老铁路。新华社发(潘龙柱摄)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主义情怀,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和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于江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初心不改,更体现出中国的大国胸襟,正是“大国的样子”。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靠霸道要靠公道。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靠坐而论道要靠起而行之。

   

  工人在位于中老边境的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友谊隧道进行施工作业(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宣布中国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其后,中国开放进程大大快于预期,外资金融机构掀起布局中国市场热潮,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大大缩减。

  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还积极倡导疫苗国际合作,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几天前,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出:继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后,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

   

  这张2019年1月16日航拍的照片显示的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项目,比港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抵御崩溃的堡垒。”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前主管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

  中国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坚定宣示:中国将积极参与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欢迎各方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一辆橙线地铁列车准备进站(2020年10月26日摄)。当日,巴基斯坦首条地铁——拉合尔橙线迎来首批乘客,标志着巴基斯坦步入“地铁时代”。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中国是在开放中发展起来的,这次又在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国际场合,再次释放了扩大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对中国和世界而言是双赢。”迟福林说。

  在迟福林看来,这次对开放的宣示是非常具体的,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说明中国是坚定的行动派。

   

  2月12日,在智利南部河大区福德罗诺市的一处社区家庭保健中心,智利总统皮涅拉接种中国疫苗后比出“V”的手势。新华社发

  共克时艰亟待团结协作,开创未来呼唤共同行动。只要齐心协力、把准航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必将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刘铮、伍岳、许可、胡璐、张惠慧、赵叶苹、周慧敏、申铖、吴茂辉、王存福)

责任编辑: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