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格桑花盛放在洒满阳光的高原

2021-05-23 15:16: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是一片神奇的高原,千山耸立,万水奔腾。

  这是一片浑厚的土地,沧海桑田,见证奇迹。

  雪域高原,生机勃勃,景美如画。

   

  今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7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新西藏,从这一天启程。

  和平解放后,西藏历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部署和推进西藏工作,为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短短几十载,跨越上千年;幸福格桑花,开遍雪域高原。

   

  春风化雨入高原,一枝一叶总关情。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长远,多次要求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强调“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格萨尔王》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史诗,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率领中央代表团来西藏时,习近平来到西藏博物馆,参观展示西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图片和实物,充分肯定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赴地方考察等场合,多次提及这部史诗,强调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育事业关系西藏的长远发展。2018年10月,在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致信祝贺。他强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生态保护到文化传承再到教育发展......穿越万水千山,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西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陡路险,交通闭塞。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麦乡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几十年来,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在玉麦接力坚守,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

  2017年10月,习近平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称赞两姐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境界,强调“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

  习近平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玉麦乡如今已成为一乡两村的小康乡镇,202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34012元,是1991年的68倍。这个曾经的“三人乡”,已成为幸福、美丽的小康乡。

   

   

  中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习近平心中,各民族“家”与“家”连在一起,“国”这个大“家”便牢不可破。

  “组织派我进藏,我就一定要扎根在这里干出样子!”初到西藏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湖北宜昌援藏干部向军整夜睡不着觉,一个月内瘦了十多斤。稍稍适应,向军就走村入户了解实情。向军带领宜昌援藏工作队在加查县人民医院建起远程诊疗中心,让众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地优质医疗服务。

  成千上万名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上同西藏各族人民一起挥洒汗水,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2020年年初,从湖北进藏旅游的小张,被确诊为西藏唯一的新冠肺炎患者。由藏族、汉族、回族、土族等多民族组成的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医护团队,上演了“一座医院、一个病人”的医者仁心故事。

  “千里之外,疫情面前,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走出隔离病房的小张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

  这样的故事,在西藏还有很多,这正是西藏各族群众水乳交融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见证。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儿女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撸起袖子加油干,携手奋进新时代。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面向未来,生活在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坚信:生活将像格桑花一样,幸福美好!

责任编辑: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