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电波建奇功 通信惠民生
6月20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2号的中国电信博物馆重新开馆。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半部电台”、国产第一款模拟移动电话机等藏品,以及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故事,勾勒出红色通信从艰难起步到发展、跨越、腾飞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一代代信息通信人开拓奋进的辉煌历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电波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传向全中国、传到世界上。新中国成立后,通信业迅猛发展,为老百姓提供了“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网络和服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5G网络发展领先,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网络大国地位逐步确立。
1 从“半部电台”到“信息高速公路”
毛泽东同志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道:“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中国移动员工廖慧玲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介绍,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第一仗中,消灭了国民党第18师9000余人,并缴获了一部电台。
其实,这只是“半部电台”,因为发报机已坏,只能收报,不能发报。
廖慧玲介绍,1931年1月,王诤、刘寅等在江西赣州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龚氏家庙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里,用缴获的“半部电台”架起天线,首次侦收到了国民党中央社的消息,这标志着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的建立。此后,这“半部电台”在红军一次次战役中屡建奇功。
惊心动魄的革命发展史,也是红色通信发展史。在战争中,红军无线电通信网从无到有,无线电技术力量不断壮大,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新中国信息通信事业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空变幻,精神永恒。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与日俱增。在党的领导下,通信业实现跨越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和业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1957年年底,全国建成以北京、上海、新疆电台为骨干的国际无线通信网,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长途有线通信网;1958年,北京电报大楼竣工投产,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综合通信枢纽;1959年,我国建成第一条微波电路……
1987年11月,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蜂窝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并打通了全国首个蜂窝模拟移动电话。随后,移动电话渐为人知,“大哥大”受到热捧,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由此起航,信息通信业掀开新篇章。
从电报到电话,从传呼机到“大哥大”,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人们使用的信息通信工具不断“嬗变”;从邮电部政企合一经营,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我国通信业市场竞争不断增强,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资费不断降低,“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产业、技术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随着互联网触手可及,新业态层出不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目前,我国4G基站数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9%,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我国5G网络发展领先,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2 让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今年‘6·18’,我用5G手机在线抢购了一款智能手表,还买了吹风机等一些小家电。5G网速非常快,上网‘买买买’既方便,又划算。”家住河南郑州的赵江江说。据统计,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创下新纪录。
网上购物便利,离不开强大的信息网络保障。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4家企业颁发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10月31日,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布5G套餐,11月1日起,广大用户开始用上5G。此后,我国5G套餐签约用户,以及5G手机消费均实现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5亿户,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
当然,不只是“快”。随着我国开展“村村通”“宽带乡村”等工程,即使是在边远地区,老百姓也能共享“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成果。
如今,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不仅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还摇身一变成了“5G数字乡村”,不少村民走进直播间,当起了“带货主播”,村民们还能享受5G远程医疗等服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在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迅速铺开、一张张信息“大网”不断织就的同时,提速降费也迈出更大步伐,惠及千家万户。根据国际测速机构数据,我国固定宽带速率在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8位,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监测,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月均支出为5.94美元,低于全球11.36美元的平均水平。
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居家学习,用户规模迅速增长。
专家认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3 5G技术、产业、应用迈入“无人区”
“5G是采矿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刚需’。”山西一位煤矿企业负责人介绍,5G技术可实现远程操控掘进机、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并对爆破、采掘、传输全过程进行高清监测与控制,实现井下作业少人化、无人化,解决传统人工作业操作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同时,5G可大幅提升井下采掘效率。据测算,采矿企业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后,其生产效率可提升20%到30%。在5G网络“加持”下,更多应用不断丰富完善,5G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认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制造体系等深度融合,是加速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支撑。特别是5G网络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确保了海量数据毫秒级传输,让融合作用更加显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将有力提升我国产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约1.2万亿元的网络建设投资,拉动8万亿元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我国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国家之一,5G技术、产业、应用均迈入了无人区,特别是面向工业,推动5G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没有先例可寻、没有经验可见、没有标准可依,需遵循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市场发展的规律,立足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5G发展之路。”刘烈宏说。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这是顺应世界经济数字化发展大势、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工信部表示:“展望未来,我们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持续创新,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