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走进乡村看小康 喜看稻菽千重浪

2021-07-11 15:17: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视频链接

央视网消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从今天(7月10日)开始到9月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每周六、周日上午10点,打开新闻频道,我们将准时和您见面。带领大家走进广大乡村地区,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看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看农村生产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赏新时代里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老乡”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一组景观镜头,走进乡村看小康。

云南元阳:千年梯田披新绿 哈尼农家展新颜

穿云而过,沿着苍翠的梯田我们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先辈们因地制宜开拓出的哈尼梯田,在一代代村民的守护、传承中早已飞出大山,成为了农耕文化的名片。如今的梯田不仅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起,当地尝试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村民们通过民居、梯田、服务等入股,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相结合的新路子。

陕西延安:葫芦河畔稻田绿 黄土高原鱼米乡

在陕西延安的胡家坡村,村民们顶着烈日在稻田里除草劳作,为的就是在金秋时节有个好收成。因为海拔高、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这里出产的大米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2016年,村里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统一服务、专家指导,因地制宜开发稻鱼、稻蟹共作,通过生态循环和绿色无公害种植,每个种植户年均增收6000元。如今的胡家坡村,鱼米之乡,山水田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四川广汉:万亩良田稻花香 百姓富足生态美

跟随镜头,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四川广汉的锦花村粮食生产基地,万余亩水稻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水稻在微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满目翠绿。眼下正值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来回穿梭,底部细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到了稻田里。

距离基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锦花村了,近年来,锦花村培育职业农民200余人。村里还成功创办18家家庭农场,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疆奇台:天山麦海美如画 农旅结合富农家

您现在看到的是位于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的江布拉克,这里地处东天山腹地。远处群山连绵,层峦叠嶂,近处麦浪起伏,沃野千里,共同组成了一幅“天山麦海”的美景。 这里的麦田因为分布在海拔1700米的前山和丘陵地带,看起来依然是青绿中泛着微黄,预计在本月中下旬将迎来收获。与其他地方不同,眼前2万多亩的旱地小麦无需施肥与浇灌,全靠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天然滋养,其形成的万亩旱田景观带不仅是新疆旱作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也使当地群众在农业之外吃上了增收致富的“旅游饭”。

西藏拉萨:雪域高原青稞香 美丽乡村小康路

跟随着惹眼的苍翠,我们来到了青藏高原。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拉萨市达孜区的唐嘎村。七月,大片绿油油的青稞地散发清香,近5000亩青稞颗粒饱满,长势良好。这当中有2000亩属于青稞二级种子田。村民们正在对青稞田开展病虫害防治、除草、灌溉等工作。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的唐嘎村通村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整洁、环境怡人,今年,村里种植了柳树、桃树、苹果树等17000棵树木。高原之上,美丽乡村正灿烂绽放。

责任编辑:吴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