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 | 各地“物业+养老”内容延伸 养老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央视网消息: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另外,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那么,在家怎么养老?这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当务之急。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三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介绍了一大批各地老旧小区改造的好经验。据了解,目前各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都不同程度加大了加装电梯、增加无障碍设施等适老化改造的内容。
从去年年底至今,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分三批公布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介绍了老旧小区改造应该怎么做。从目前各地实施情况看,老旧小区改造大致上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板块,除了涵盖了住房内部水、电、路、气、网,以及小区绿化、照明、消防等硬件设施改造之外,更重要的还不同程度增加了适老、托幼、社区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内容。
今年全国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按照计划,今年全国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前5个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已达2.29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2.4%。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多个部门去年以来,已经连续多次出台有关意见和政策。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要求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今年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政法委等十个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房屋经纪等领域延伸。
“物业+养老”模式 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近两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除了鼓励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还不断推行“物业+养老”的模式。
再过几天,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北社区新装的两部电梯就要投入使用了,这两部电梯由政府投资建设,居民不用集资,每次上下,都可以选择单次付费,也可以选择包月使用。这一下子,让这两个单元的老人们感到分外高兴。
劲松北社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如今居民中近4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加装的电梯,其实只是这个老小区的物业做的一件事。从去年开始,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从社会上引入了物业公司,开始试点“物业+养老”的新模式。头一件事,就是给有需要的老年人家里安装各种紧急呼叫器、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备。
不仅如此,入住的这家物业,还为小区所有老人梳理了一张为老服务清单,包括老年餐、理发、电器清洗、保洁、助浴等,可以基本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只要老人们有需求,可随时联系自己的物业联系人,由其负责对接第三方机构,由此实现第一时间就近服务响应。
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劲松北社区新引入的物业除了加大对老年居民的服务力度之外,还借助小区环境的改善,将一些老旧场地改造成为便民设施和老年人活动空间。在小区活动室记者看到,这里定期会举行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和各类兴趣班,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物业+养老”内容延伸 打造品质养老服务
目前,各地在推行“物业+养老”的服务过程当中,服务内容逐渐再向纵深延伸,社区养老餐厅、社区养老医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新服务也在不断涌现。
临近中午,郑州绿都社区居民张素英和她的邻居围坐在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小餐厅内,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家常。这些老人大多孩子不在身边,以前每天为一天三顿饭而发愁。今年三月份,小区物业新开设的小餐厅解决了这个问题,记者在这里看到午餐品种多样,而且价格非常实惠。
据了解,绿都社区现有人口一万多人,老年人占了其中的1/3,之前社区也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但因为场地小、人手不足,远不能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于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社区尝试让物业从过去的简单的提供安保、保洁等服务向社区养老延伸,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站。
有了这个新家,老人们不仅能够在这里交流分享、休闲娱乐外,一个电话,医生就提供上门服务,让社区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物业人员日常服务业主,与老人接触频繁,相对更容易准确掌握各户老人的需求。老人日常医疗、保健等服务都很强调时效,物业24小时驻扎在小区,能快速解决老人的紧急求助,物业的介入让社区养老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与传统机构养老相比,这种模式更容易被老人接受。既不离家,也减少了很多子女的后顾之忧。
养老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当中,给予小区老年人以特别的关注。除了这个之外,其实,这两年,我国还在200多个地区进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改革试点,一些地方为此特别建设了养老综合服务体。
上午10时,在成都市金牛区的友联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4岁的赵玉珍老人正在做早操。作为一名全托老人,她不仅吃住都在这里,每天还可以和其他老人自愿参加中心组织的运动、拼图、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
作为成都首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这家服务中心今年3月刚正式运营,记者看到,这里有健康评估室、康复室、养老房,能为社区内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医疗等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相比传统的机构养老,这种立足社区的服务中心,收费却并不高,而是根据每位老人所需要的实际服务收取不等的托管费用,像赵玉珍这样的全托老人,每个月仅需要支付3000元。
除了日托、全托等服务,这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还依托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为辖区196位老人提供着居家养老服务。而像这种社区养老综合体,成都采取的是公建民营的模式,就是在政府修建之后,引入第三方机构管理运营,最终按照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已经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未来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
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