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热评:暑期加速改厕,补齐民生短板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题:暑期加速改厕,补齐民生短板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正值暑期,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卫生防疫,都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让群众更方便,让环境更宜人,让生态更优美。
厕所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是解决“方便”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的初级卫生保健、90年代的卫生城市创建,再到如今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映射着社会进步。
厕所事关乡村文明树新风。农村改厕,常常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风文明提升等“打包”实现,不仅仅带来文明习惯的改变,也带来健康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迸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农村厕所革命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当前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但在有的地区,因为模式不适应,建了没法用;有的因为缺乏管护机制,锁上不让用;有的因为质量不高,建了不耐用。
这些问题的背后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子——没有考虑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承受能力,盲目拔高标准;推进方式简单化,搞一刀切,缺乏后续管护;没有考虑群众意愿和需求,盲目下指标、定任务……
补上农村厕所这块民生短板,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掌握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既不能贪大求洋,也不能降低标准,要因地制宜,尊重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补齐农村厕所这块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