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人民论坛)
有孩子长时间玩游戏打乱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规律,有孩子长期低头玩手机患上了颈椎病,有孩子沉迷手游对学业造成很大影响……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多方面入手,织密制度防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从“忙趁东风放纸鸢”到“蓬头稚子学垂纶”,从踢毽子、丢沙包到跳皮筋、翻花绳,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体验快乐、收获成长。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兴起,由于其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更是对孩子们产生极强的吸引力。适度接触游戏,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对归属感、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一些运动类、益智类游戏等,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不能自拔的心理依赖。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对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来说,网络空间是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景。我们不应、也不可能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但必须为他们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不仅是家长烦恼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上网玩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62.5%。面对日益便捷的上网渠道,迫切需要科学的教育引导和必要的机制屏障。近年来,从建立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到指导网络游戏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等,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动防沉迷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鉴于此,此次新出台的举措,聚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环节,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到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再到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种种举措,既综合考虑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划定了边界。
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之外,游戏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避免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同时,造成网络游戏沉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到教育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携起手来,才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沉迷的陷阱。
放下手机,孩子们将有更多时间走进山川、亲近自然,听鸟叫虫鸣、看绿水青山;也将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从完善法律、革新技术、提高素养等多方面着手,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适度使用网络游戏产品,我们就一定能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