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桥一首歌,看大湾区的大未来
珠江之畔,南海之滨。一棵枝繁叶茂的“发展之树”,正在蓬勃生长;一座飞架三地的大桥,正在延伸“家”的范围;一首粤语流行歌曲,激励年轻人不断追梦……
这棵树、这座桥、这首歌,都与一片蓬勃发展的热土有关。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他亲手植下了一棵高山榕树。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20年10月,习近平再次来到广东。在莲花山,看到8年前种下的那棵高山榕已亭亭如盖,总书记感慨道:“8年了,弹指一挥间啊。选的这个地方很好,树冠能展开,树长得也快。”
当天上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选对地方,“发展之树”才能无惧风雨,茁壮成长。
△一千架无人机划破夜空,在广州的天幕上组成“大湾区大未来”的字样,随后又以精确的定位摆出粤港澳大湾区地图。
湾区,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经济现象。
“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习近平总书记用“1、2、3、3”这串简单的“密码”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不简单。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大湾区各城市经过多年发展,都已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共同推动大湾区朝着高度一体化城市群发展。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是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厚期许。
2019年2月至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陆续出台多部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构建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快速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基建互联互通,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快;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正在探索一体化,打破诸多限制,相互连接……
9月的莲花山公园,游人如织,高山榕愈发挺拔茂盛。
“是坐船过来的吗?”
“是的,坐船要一个多小时。”
“等港珠澳大桥修好了,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了。”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香港会见赴港出席庆祝活动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关心地问起从澳门到香港所需的时间。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人流、车流、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粤港澳大湾区内要素流动得到极大便利,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去澳门原来一天只能跑一趟,目前一天可以跑四趟;通过香港机场走的航空货,原来要提前两天到达香港仓库,现在通过大桥仅需提前半天。”对于在珠海从事跨境电商作业的郑太龙来说, 港珠澳大桥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运货花的时间更少了,收益更高了。
得益于大湾区交通的便利,澳门女孩程曦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出生于六代中医药世家的程曦,不满足于只做一个中医药的“传承人”,更期待能够做文化“发扬人”。2017年,25岁的程曦来到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从事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工作。
在横琴上班、生活,周末回澳门陪家人,享受跨境医疗保险......越来越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相联通,程曦感受到了大湾区建设“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落了地”。
“粤港澳大湾区,是家的扩大和延伸。”这是程曦和不少“大湾区人”的共同心声。
“正如香港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自信好要紧,应该放开胸襟,愿望定会一切都变真’。”2017年6月30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为年轻人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世贸大厦,年轻人在一家创业企业中工作,窗外正是前海深港合作区。
广东深圳前海世贸大厦,21岁的香港女青年王一尧坐在公司的落地窗边,看着窗外的繁忙景象,感慨自己“很幸运”。
临近毕业时,王一尧通过网络,在位于深圳一家动画视频创作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从事喜欢的美术相关工作。在这家公司里,还有30多名像王一尧一样来自香港的年轻人。
“大湾区人”正在逐渐成为三地青年的共同身份。
2018年,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强调,“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在深圳福田,有一座“梦想加工厂”,这就是2018年8月建立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它为在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孵化加速平台,为每个团队量身打造优质的全链条服务,包括政策解读、人才对接、市场拓展、人才住房等。
△较低成本、丰富的对接资源等因素吸引了魏星与团队扎根大湾区。
“隔着这条河,对面就是香港。”魏星,一家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公司的创始人,在2020年带领香港团队入驻工场。
作为自动化芯片设计工具,EDA软件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最底层根基所在,如果没有EDA软件,整个产业都将停摆。
“人才短板是国产EDA软件迟迟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我们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找一些资金,提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这个行业。”
在“梦工厂”的支持下,魏星的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
目前,魏星团队已成功实现EDA国产化的单点突破,打破国内工业设计EDA软件常年被海外垄断的局面。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一条融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走廊正加快构建。
在粤港澳大湾区,无数个有关梦想的故事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