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博会,遇见十足科技范儿
【文博会聚焦】
光明日报记者 王忠耀 严圣禾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拉开帷幕。当天上午11点,在首次举办文博会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场别具一格的开馆仪式让期待满满的观众们大呼过瘾。
仪式现场,两块运用滑轨的LED屏幕和4台安装在屏幕前面的机械臂屏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通过设计巧妙的互动,时而呈现太空中绕行的人造卫星,时而幻化为装着流淌液体的容器,为观众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此外,在文博会期间每天不同时间段,还会有小机械臂带来钢琴表演,现场演奏《文博之歌》《我和我的祖国》等曲目。
据负责开馆仪式创意策划和执行的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运用的大机械臂具备6个活动轴,每个关节具有16位的位置精度。通过专用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以及灯光控台编程控制,实现了设计轨迹操控,从而突破了机械臂在舞台表演应用中的技术门槛。
而演奏钢琴的两台第四代机器人则安装了3D打印仿真手指,在离线编程软件预编程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小型机械臂敏捷、紧凑、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弹奏的钢琴曲美妙动听。
科技范儿十足的开馆仪式,是本届文博会上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生动注脚。作为一场国家级文化产业盛会,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和展会带来的改变,渗透进文博会的方方面面。
走在横贯两个展馆的“中国文化精品走廊”,科技带来的新鲜感给了参观者们更多驻足的理由。走进江苏展区,“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中人头攒动。通过裸眼3D形式,以“5G+VR”720°全景视角和千亿级像素的超高清视觉等高科技互动技术,“一镜到底”穿越17座运河城市,从头顶覆盖到脚下的沉浸式体验,让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呈现在距它上千公里的深圳文博会上。
同样的体验,还发生在不远处的上海展区。外观精致且设计感十足的上海展区,让熟悉上海这座城市的人,不由得生出一种亲切感。走近展区正中巨大LED屏幕,屏幕上显示的凡·高和莫奈的名画,会随着参观者的动作而移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借助雷达感应捕捉运动轨迹技术实现的。
除了线下展馆,本届文博会的科技感,还体现在日趋升级完善的云上文博会当中。继第十六届文博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之后,本届文博会首次建立线上线下双轨运作、同步举办的新模式。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今年文博会在上届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的基础上,新增了云招展、云交易、云票证等功能建设。以“互联网+拍卖”模式为例,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文博会拍卖”端口,以直播的形式参与线上拍卖。
在本届文博会上,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重点展示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展示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内容、模式和业态创新的生动案例,展示了文化与科技从形式到内核方面的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深圳9月24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