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走进“天府粮仓” 探秘粮食如何“冻龄”保鲜
【解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在被称为“天府粮仓”的成都粮食集团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这里正在进行粮食轮换工作。伴随着输送机的转动声,金灿灿的粮食如流水一般倾泻到仓外的运输车上。
【解说】在储藏小麦的平房仓,“天府粮仓”仓储负责人李英琼捧起一把小麦放在鼻下,用嗅觉感知小麦含气味的变化。除了依靠感官鉴定外,还有200多个传感器暗藏在李英琼眼前高达6米的粮堆中,实时监控着粮食温度。李英琼表示,粮仓就像是人,内部的温度就反映了粮仓的“身体”状况。
【同期】“天府粮仓”仓储负责人李英琼
如果是粮情比较稳定的话,我们会一个星期进仓检测一次。检查的时候,我们会用粮情测控系统对温度进行检测,来进行一个分析,温度如果有发热(波动)的迹象,我们会进一步地进行复查,再根据情况来进行处理,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另外我们进仓的时候,保管员会重点关注一些部位,比如门口、窗下,还有就是仓边,还有走道板下面,这些地方有没有结露,有没有生霉。另外我们还要感官鉴定一下,这个仓水分有没有明显变化,(保管员)会抓起来闻一闻味道。另外还要看一看润不润,水分有没有增长。
【解说】李英琼介绍,“天府粮仓”像这样的仓房还有40多栋,相比于过去的仓房,现在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期】“天府粮仓”仓储负责人李英琼
之前的话,我们那个仓还是苏联援建的“苏式仓”,是那种小青瓦的,现在我们都是高大平房仓了,并且我们运用了低温储粮技术,粮食的新鲜度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解说】粮仓中的粮食在轮换期间如何维持质量呢?答案就在“天府粮仓”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这里也是粮食的“体检中心”。
【同期】“天府粮仓”储粮技术小组负责人张浩
每一仓粮入满以后,我们会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整仓粮食进行验收。储藏期间,每年的三月、九月会对粮食进行质量普查工作。出库的时候,我们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粮食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有常规的物理检测指标,比如说容重、粗糙率这些。还有储藏品质的检测,像脂肪酸值,小麦的面筋吸水率这些,主要是把控一下储藏期间粮食品质的变化。第三个就是卫生指标,就是食品安全指标,主要有重金属,像镉、铅、砷。还有就是真菌毒素指标,像稻谷的黄曲霉毒素B1,来保证粮食从收购、储存再到出库,全程的质量都是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解说】张浩介绍,在储粮的口感方面,“天府粮仓”通过采用低温储粮技术,让粮仓成为一个“大冰箱”,长期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
【同期】“天府粮仓”储粮技术小组负责人张浩
就是通过谷冷机,对整仓进行粮食粮堆的降温,保证粮食(全年)维持在15度以下(左右)。我们有表层的空调控温机组,保证粮仓的温度维持在15到20度之间,避免夏天环境的温度通过粮面传导至粮堆。就相当于一个低温环境保持粮食品质变化更小,轮换出库的粮食维持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