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年|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百年系列,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释义】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谋划时考虑符合道义的就一定能够实现,做事时注重顺从民意的就一定能够成功。
在先秦诸子中,晏子最早提出“以民为本”的观点,《晏子春秋》中有大量关于民本思想的阐述。上述这句话是晏子对齐景公“怎样治理国家”这一问题的答复。晏子提出“义,谋之法也”和“民,事之本也”两个论题,将“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奉为治国理念。晏子认识到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视为管理好国家事务最主要的推动力。
【解读】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做工作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像一根红线,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贯穿起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奥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引领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这“两个牢牢把握”,是我们谋划、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坚持”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中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