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近邻”金钥匙 打开基层治理新天地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高建进
中午11点刚过,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图强小区的近邻小食堂飘出阵阵饭香。卤肉、香菇焖鸡、上海青、玉米排骨汤……十几道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家常菜吸引了一大批居民前来就餐。88岁独居老人沈丽秀一到食堂就开心地打起了饭菜。近邻小食堂是该小区打造一刻钟“近邻生活服务圈”的一个剪影。
一把“近邻”金钥匙,打开了厦门基层治理新天地。一直以来,厦门市创新以“近邻”理念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内核,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让这座高素质高颜值之城更有温度、更有情怀。
厦门“近邻”模式围绕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居民与组织近邻守护、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为核心,形成就地就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米”。该模式有效破解了当代社会的组织碎片化、人际陌生化等难题。
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
“阿姨,你按住这个键就可以说话了,讲完松开,语音信息就发送出去啦。”手把手地教80多岁的李阿姨操作微信,厦门海翼集团党员志愿队队员朱正说,借助活动建立联系后,有的老人平常遇到需要搬重物、办理手机卡等情况,也会给志愿者打电话寻求帮助。
“好邻居”厦门海翼集团从2015年就与深田社区开展共建,在探索“近邻党建”的过程中,他们为社区带来的是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凝聚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厦门推行“小区吹哨、部门报到”互动机制,在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层面,优化整合成员单位、共建单位、社会力量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我为小区办实事,聚力民生谋幸福”等活动。
在筼筜街道振兴社区,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好邻里”前来报到,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信访局、厦门档案馆等定点定时深入主次干道、小区清理杂物垃圾,宣传门前三包、文明创建知识……
厦门通过构建党建“大家庭”,充分发挥街居连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作用,调动成员单位、共建单位、社会化力量等资源,实现组织与组织从“松散”到“紧密”的生动转变。
居民与组织近邻守护
小区改造提升怎么做?党员带头入户走访居民,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小区开展燃气管道铺设,居民进出怎么办?党员充当志愿者负责改造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维持秩序……
“小区治理要强,小区党建先要强。”厦门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从强化组织建设入手,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组建小区党支部,推动小区党建“两个覆盖”,推动党组织链条延伸至小区。同时,在小区设立楼道党小组,延伸设立党员楼长、党员中心户,形成“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楼长(中心)户”的小区党建格局。
党旗插在楼栋口,党员身份亮进电梯里。今年来,厦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0多万名党员融入社区,参与小区治理,破解民生难题8万余件。
织密“邻”的组织,厦门以党支部为抓手,党员充当先锋,“邻”的服务越做越实。逢年过节,组团上门看望独居老人;疫情防控期间,入户为行动不便的居民理发……盘龙小区“厝边帮帮团”,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成员从5名增加到30多名。
观远里小区在两个党支部的带动下,还成立“三红”垃圾分类志愿监督队,推出“‘绿管家’树木认养计划”,成立“观远芳华”小区妇女组织,使得居民在小区治理中更有归属感。
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
“亲爱的邻居们,我身体不舒服,谁能帮忙送我去医院?”一天晚上8点,在思明区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碧山临海小区的微信群内,一条求助信息打破了群内的平静。
原来,怀孕6个多月的居民小林单独在家,突感腹痛和呼吸困难,无法自行到医院就诊。微信群内,小区邻居们纷纷“冒泡”,无法赶到的医生和护士邻居还远程给予小林指导。当小林在邻居的帮助下到达地下车库时,早已有4位邻居在等候,准备开车送她就医。
在厦门,传统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关系正在升温。“好邻居金不换”,厦门市坚持把守望相亲作为“近邻党建”的落脚点,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开展活动等方式,促进小区居民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着力构建小区“熟人社会”。
在“近邻”模式实践中,厦门国贸金海岸小区因地制宜传承闽南文化,在小区党群之家“金好呷”“金康健”等活动区域,居民常常一起制作闽南小吃,送给有需要的邻里。在互动中,将爱心敬老、助残、扶幼等工作融入民俗活动,共同打造温馨有爱的美好家园。
小区的事邻里商量着办,莲花北社区党委为完善辖内小区近邻互助的“评理”体系,于去年建立“观远里近邻共享评理室”,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泡茶化解的近邻评理系统。
铁门与铁门之间,一个新型的“熟人社会”逐渐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没事常来往”,守望相亲、和谐温馨的邻里风尚不断巩固,越来越多厦门居民成为“近邻党建”的支持者、参与者,共建美好家园。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2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