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中,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温暖而明亮。
新一年的贺词,提到了很多人。也许你是那三分之一,正在浩瀚的太空“出差”;也许你是那千分之一,曾在百年盛典上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也许你是那万分之一,细心呵护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也许你是那九千五百万分之一,与百年大党一起感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三分之一到十四亿分之一,每一个你我,都在习主席的深情惦念里;每一个新年心愿,都在“一起向未来”的壮阔征程上。
视频
△联播视频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历史与未来
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9年发表新年贺词。在此前8年的贺词中,习主席一共6次提到“历史”这个词,而2022年新年贺词,“历史”出现了6次。
“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历史”成为高频词,与过去这一年——2021年的历史方位有关。这一年的“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无一不聚焦于历史。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谈起7月1日的百年盛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感慨系之,历史征程风云激荡。”谈起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9年前,2012年12月28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登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曾谈到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也谈及“窑洞对”。他说,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陕西米脂,杨家沟村。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调研。(总台央视记者李炜拍摄)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再谈“窑洞对”。他强调,“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这一年的新年贺词透露出“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出发”的鲜明信息。
既有岁月可回首,亦有前程可奔赴。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一起向未来!每一个你我,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演出现场。(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
吾国与吾民
新年贺词,既谈国事,也话家常。
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超过了14亿。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重,在于工作之繁重,更在于人民之重托。习主席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万家忧乐,总在心头。从前些年贺词中“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到2022年新年贺词中“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新年贺词里,有一个变迁的中国。
2021年12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谈起农村改厕这件他一直关心的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啊,也知道农村上个厕所是真的不方便。”
二十多天后,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再次“现身说法”:“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他说,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来自基层,更能理解基层;来自人民,方知不负人民。
△福建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片茶园调研。(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2021年在网上刷屏的这一句话,是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2年新年贺词中的这一句话,表达了领袖对人民的长情大爱。
爱之深,则为之计长远。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谈及“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2021年11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至此,他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也牵系着黄河沿岸约1.6亿人的日常生活。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丰富,色彩斑斓。(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走遍大江大河,关注生态文明,登上国际讲坛,关怀生灵草木,习主席反复在讲一个道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广西桂林。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世界与中国
新年贺词,既谈中国,也看世界。
世界总人口已经突破75亿。14亿多人的未来,与75亿人的未来,息息相关。
八年前,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
△中国北京CBD,夜景璀璨。(总台央视记者王威拍摄)
今天的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抗疫合作是当前头等大事,而疫苗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是习近平主席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一年,世界看到中国一步一个脚印:9月9日,习主席在出席金砖会晤时宣布,中方已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和原液。9月17日,出席上合峰会,更新为“近12亿剂”。10月30日,出席G20峰会,“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11月12日,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超过17亿剂”……
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宣布,“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这意味着中国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全球使用的疫苗中,两支就有一支是“中国制造”!
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疫苗。这一年,习主席鲜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世界很大,大到我们拥有不同的肤色、语言、文化和时差;世界又很小,小到我们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地球和同一个未来。
习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一起向未来,才能迎来隧道尽头的光!
牵挂与期盼
人间烟火气,最熨凡人心。虽然疫情阴影犹在,百年变局震荡,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热泪盈眶。这些,也都出现在了习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里。
习主席谈到了激情飞扬、奋勇争先的运动健儿,谈到了守望相助、重建家园的受灾群众,谈到了矢志强军、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他说,“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这些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告诉我们:再大的困难,除以14亿,也必将被克服;再微小的力量,乘以14亿,也必将势不可挡。
在往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关心过进入高校校园的“00后”,关心过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等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关心过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
辞旧迎新之际,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一些逆行者、坚守者,只留下义无反顾的身影。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谈到了仍在辛勤耕耘的海外同胞,谈到了仍在勇毅坚守的使领馆、中资企业等海外派驻人员和广大留学生。疫情来袭,却身处海外,他们是祖国深深的牵挂,祖国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在两年前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他对香港同胞的期盼。当时,香港局势正牵动着大家的心。习主席说,“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说,“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只有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
当前,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6年前,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冬奥会”第一次出现在习主席的新年贺词中。转眼间,再过一个多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
本届冬奥会的口号,就是“一起向未来”。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特别指出,“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
“一起向未来”,激励着即将走上冬奥赛场的各国运动员,尽情绽放体育之美、全力挑战运动之巅,也带给人们关于生活、关于责任、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更多启示。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团结起来,我们就是一块坚硬的钢铁。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北京国家体育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将在这里举办。(总台央视记者王威拍摄)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刘瑞琳
责编丨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尹惠仙 隋博宇 刘冲
责任编辑:隋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