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看“三农”
“那么粮食怎么办?”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三农”的牵挂。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这是“三农”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直面各种新的重大挑战,这份牵挂意味深长,这个分量格外凝重。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
越是重要一年,越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牢牢稳住。
稳字当头看“三农”,好势头怎么“稳”,下一步怎么“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春风化雨。重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打实,措施硬碰硬。皖北大地麦苗育生机,鄱阳湖畔油菜正生发,华北平原春耕备耕忙……重要一年,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粒粒种子正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
大国粮仓怎么稳?
稳面积、稳产能、增效益。党政同责一起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稳字当头,头等大事吃饭问题。
数千年农耕文明,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时代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念兹在兹。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这是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彻洞察,也是大党大国大局的深远谋划。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长267亿斤,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台阶上。
1.3万亿斤有多重?
——这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
人们不会忘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捂紧“粮袋子”,粮食出口受到限制,全球供应链遭遇冲击。考验面前,我们无论城市乡村,货架上的粮食满满当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让人心中不慌。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不是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年年抓紧粮食生产,如何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这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粮食是饭碗,也是信心。放眼今日中国,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把“谁来养活中国”的问号远远抛在身后。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稳住大国粮仓,稳了物价,稳了市场,稳了预期,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和回旋余地,让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
1.3万亿斤从何来?
——来自顾全局、谋长远的重大战略。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正是沿着这一战略稳健前行,“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拓展,“产量安全”向“生态安全”延伸,“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推进,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达到100%,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来自范围广、层次深的全方位变革。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吃不饱”已成过去,新课题接踵而来,消费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
“跟着厨房调结构,盯着车间管田间。”河南省永城市新桥镇种粮大户刘新全,把小麦“种”在产业链上,3000多亩地里,普通麦“咻咻”消失,优质麦“噌噌”生长。应对难题,聚焦结构性,发力供给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展开。
多的减下去,缺的调上来。田野里的“加减法”,换来产业结构一手好牌:截至目前,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37.3%,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累计达到5.9万个。
——来自夯得实、扎得稳的产能根基。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着不断提升的粮食产能: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9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
礼赞丰收,致敬农民。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东方古国,进入新时代,连续欢庆4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牛耕肩挑的传统劳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吃饭这个问题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努力,到种地有证书、技术有职称的职业发展,农民这个身份有了前所未有的骄傲。
连年丰收,大国粮仓是否高枕无忧?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句句箴言,字字深重。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大国粮仓面临的现实难题不少。
看国际,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看国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看实际,部分地区还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
重要一年,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容不得半点含糊。
“未来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城镇化推进,粮食供求形势会越来越紧。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挖掘增产潜力,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
党政同责一起扛。2022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责任压紧压实,既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
优化布局稳产能。“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守住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建成10亿亩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速种业振兴,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逐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保护种粮积极性。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做文章,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敢种粮、种好粮。
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统筹发展和安全尤为重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谆谆告诫,化为“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扎实行动——
海南三亚。“创新种质、选育品种,为的就是打赢这场种业翻身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的团队又来到这里,他们培育出的多个大豆新品种从这里走向全国。
中原粮仓。“前期麦播晚,春管措施得跟上。”河南省淇县西岗镇卧鸾村大田内,村民李文周正给小麦追肥,“为农田增温保墒,管好麦田,准保又是好收成。”
吉林梨树县。“农时不等人,忙活春耕备耕。”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介绍,今年合作社准备种植700公顷玉米,400吨化肥已经备好,“再添台大收割机,用好农机、农技,多打粮,打好粮。”
从南到北,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回眸历史,中国人的饭碗从未端得如此之牢;眺望未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脱贫基础咋夯实?
稳政策、稳机制、强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摆脱贫困,中华民族千年夙愿。2021年,夙愿得偿。
稳字当头看“三农”,重要一条,就是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不能敲锣打鼓宣布脱贫了,结果这边是哭爹喊娘、一片埋怨声,情何以堪啊。要经得住历史检验!”“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殷殷嘱托,谆谆告诫,是“让乡亲们过好光景”的人民情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
消除贫困,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治理难题。
两个“1亿”耐人寻味。去年初,中国宣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据世界银行预测,受疫情影响,全球或有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东方,中国为什么能?
“告别穷日子,过上好日子,俺们打心眼儿里感恩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旱天岭村脱贫户马志保由衷感慨。一批批扶贫干部下乡,一个个脱贫项目落地,地处西海固的旱天岭村,通了自来水,建了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发展起肉牛产业。脱贫之后怎么干?马志保答得干脆:“还得铆足劲加油干!用足好政策,让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跳出西海固,视野放得再开些,中国脱贫奇迹的答案愈加清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数百万扶贫干部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攻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四川凉山“悬崖村”天堑变通途,云南贡山独龙族“一步跨千年”,一个个山乡巨变,刻录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看自身,脱贫地区尤其是原来的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部分脱贫户发展能力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稍遇风险变故,就可能致贫。说挑战,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再算上疫情、灾情等不确定因素,脱贫群众稳岗就业难度加大。
重要一年,扎扎实实稳住脱贫基础,“稳”字背后有千钧。
如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政策不留白。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县、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帮县带村接续干。易地扶贫搬迁续写“后半篇文章”,让脱贫群众“稳得住、能融入、能致富”。
工作不断档。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九龙村脱贫了,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军勇却没走,“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还很艰巨,我要留下来,领着乡亲们继续干。”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赢后,56.3万名驻村干部完成选派轮换,接力帮扶。
投入不减力。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1年规模比上年增加100亿元。继续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提供免担保免抵押小额贴息贷款,去年新增发放650.4亿元。
机制不漏人。筑牢防贫网,遮风又挡雨。去年夏天,特大暴雨来袭,河南省扶沟县樊家村大棚蔬菜受损严重,脱贫户樊合生濒临返贫,防贫网将他“拉”了回来。他感慨:“灾后帮扶及时跟进,补种的黄瓜上市正赶上菜价上涨,损失补回来了。”各地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下一步要继续稳政策,该接续的接续,该完善的完善,该创设的创设。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适当放宽监测对象认定,简化流程,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
如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钱袋子”鼓起来。江西省井冈山市,强产业促增收,依靠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民宿。神山村脱贫户彭夏英有了新活计,烧菜做饭、整理房间,“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月收入超过1万元。”从全国来看,脱贫产业提档升级,脱贫群众2021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超过16.9%。
就业岗位多起来。贵州省榕江县,多渠道促就业,暖心服务助力外出务工,扶贫车间带动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脱贫户端稳就业“饭碗”。从全国来看,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145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近126万人。
公共服务优起来。云南省昭通市,强基础促安居,不断提升脱贫群众幸福指数。脱贫户王琴,从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搬到永善县红光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配套完善,“干啥都方便,生活真巴适!”从全国来看,越来越多的脱贫村出行畅了,房子新了,环境美了,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如何让脱贫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帮扶再加力。针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14个方面高含金量政策,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组团式”教育和医疗帮扶,一系列举措增强脱贫地区发展能力。
基础再夯实。从卫星上拍下的照片见证变化:脱贫地区集中的“胡焕庸线”以西区域,“夜光面积”持续增加。这背后是脱贫地区电网加大铺设,“四好农村路”不断延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活力不断迸发。
发展再提速。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注入新动能;“快递进村”比例超八成,农村电商等新渠道助力新生活。全国每个脱贫县形成2至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成就彪炳史册,使命昭示责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怀揣美好生活向往,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脱贫群众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三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未来。
乡村振兴如何干?
稳步伐、稳节奏、提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新春佳节,乌蒙山深处,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山水如画,游人如织。这里曾是深度贫困村,出山攀“手扒岩”,吃水到江边背。如今,水电路通到家,苗绣蜡染畅销全国。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在村文化广场上,亲切地对乡亲们说:“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在外打工的赵玉学,返乡办起农家乐。“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甩开膀子干,把乡村建设得像苗绣一样美,日子过得像黄粑一样甜。”
一个乡村藏着一个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化屋村之变,背后是历史大逻辑、发展新命题。“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
百年变局风云激荡,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应变局、开新局、稳大局,乡村振兴如何发力?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着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大局、深远谋划新局,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论述、重点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标定新方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擘画新蓝图。“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未来乡村新图景振奋人心。
落子新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过去一年,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此有法可依。《“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日前印发,明确路线图。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个行动方案密集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径更加清晰。
重心转移,不变蹄疾步稳;风险叠加,始终砥砺前行。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粮仓,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汇成强音。
调优结构,沃野刷新“绿色底色”。
“养生态虾,种绿色稻,一田双收。”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负责人王银笑算起立体种养账头头是道:“亩产有机稻800斤,小龙虾300斤,亩利润达5300元,稻米更好吃,收入增5倍。”
肥药减下来,质量提上去,农业的生态底色越发鲜亮。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6%,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6%。稻田里不只有水稻,还有“稻虾”“稻鱼”,这种共作模式,保住“米袋子”“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调好方式,农业上演“动力变革”。
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一根网线让河南省光山县油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方洼村山农合作社负责人李开齐举着手机带起货来,“油茶果产量比上年增两成,还有人点名认养油茶树。”
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城乡“同网同速”,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调顺体系,产业奏起“融合交响”。
“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大蒜不仅是农产品,还制成蒜油、大蒜素等保健食品。依托大蒜价格指数中心,农民既是蒜农,也是蒜商,对全球蒜价了如指掌。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陌上花开”田园综合体,产业、生态、文化一起上,产村相融“接二连三”,零碳田园赏心悦目。
既精耕“一亩三分地”,又抬头放眼大市场,生产、加工、营销算大账,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添新景。“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乡村集聚新动能。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改厕改水、修路通渠、植绿增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一个个宜居宜业的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
融融春光里,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牛楼村,青石铺街,灯笼高挂,灰白相间的农房静立两旁。村党委书记朱宁富细数变化:“道路拓宽了,自来水入户,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乡村游成‘美丽经济’,一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
这是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行政村,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环境美”携手“生活美”,一起来敲门。
环境美,生活美,还需文化丰。“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塑形又铸魂,补文化短板、优文化供给、重文化传承,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文明乡风劲吹广袤田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聚焦富裕农民这道必答题,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业成本上涨等种种不利因素,想方设法强产业,千方百计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内涵更丰富、动能更强劲。
乡村产业拔节生长,增收后劲越来越足。江苏省泗阳县三庄镇尚然农场,草莓大棚里生机盎然,叶子下挂满果子,乡亲们正在采摘“空中草莓”。“长在半空,无土栽培、自动滴灌,产量效益成倍增加,比普通品种的价格高出1.5倍。”负责人朱政说。
就业优先政策给力,饭碗“含金量”越来越高。“刚往家打款1.7万元,蛮有成就感!”靠着好手艺,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农民王坪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当起操作工。“每天工作8小时,包住包吃,还有保险,就想努力把活儿干好!”王坪干劲十足。
“小账本”连着“大账本”。开局之年,增收实现“开门红”,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国1420万返乡农民,家门口稳定就业。
成绩面前尤需谨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些地方的农村改厕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地方盲目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一刀切”,“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
直面问题,倒逼行动。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确保乡村振兴能够行稳致远。
坚持求好不求快,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实施,积小胜为大成。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针对严峻形势,多措并举,产业带动、创业拉动、改革驱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2022年,乡村建设行动将全面推开,稳步伐提质量,扎实稳妥推进重点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乡村振兴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模式、路径。
新取向、新形象,新景象、新气象。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最大危害,让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直插乡野,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乡土中国,崭新画卷。
发展动力靠啥强?
稳人心、稳信心、谋创新。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进入新发展阶段,既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也有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既要化解“谁来种地”的难题,也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
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工与农,城与乡,千头万绪,难题如何突破?发展如何续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正是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对时代风云的深切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对人民期待的深情回应,一道道发展难题有了清晰答案。
发展动力从何而来?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当年,18个鲜红的指印,催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40多年来,深扎泥土的改革在这里不断生发。包产到户、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不仅“户户有田”,更要“人人致富”,稻菽延绵、瓜果飘香、青山绿水成为小岗新风景。
农村改革之所以航向不偏、动力不竭,因为我们党始终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能变的坚决不变,该改变的顺势而变。
坚持不变的,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拿到红本本,吃下‘定心丸’。”一本土地确权证,让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黄村村民黄光池的心稳了,“村里成立合作社,土地放心流转,我安心外出务工,年收入超6万元。”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契合农业生产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目前,全国2亿多农户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户。2022年要用好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不断求变的,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现代农业、环境生态不匹配的生产方式。
创新经营体系,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黑龙江省青冈县涌现“田保姆”,“你种地、我服务、保丰收,全程托管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事。”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仲维华说,一台台大农机、一项项新技术,让合作社轻松管好上万亩地。看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6.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7800万户。
绿色理念引领,突破资源紧缺的瓶颈。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平均提高10%以上。梨树县双滢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陶勇感叹:“这两年黑土地缓过劲儿来,玉米产量噌噌往上涨,一亩地少用20斤肥,合作社一年节本增效60多万元。”
发展要素如何集聚?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强机制,农业农村投入多起来。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倾斜,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安排24975.47亿元,较上年增长4.5%。接下来,支农投入力度不减、渠道拓宽、精度更高,将持续为“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聚人才,引智扶智政策好起来。激活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依托农创园、美食街,33岁的宋章峰流转24座红薯培育大棚,返乡大学生刘亚楠种上了绿色瓜果。智力下乡、技术下乡、管理下乡,产业引人、平台养人、环境留人,越来越多“三涧溪村”成为农村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大道如砥,行稳致远。驭风踏浪,稳中求进。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重要一年,面对“前所未有”,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要一年,稳字当头看“三农”,看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自觉与政治智慧。
——稳字当头看“三农”,彰显历史担当。
放置千百年计的时间刻度中,农业兴旺,则国家稳定;农村凋敝,则社会动荡。“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是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的精准把握,更是“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政治清醒。
——稳字当头看“三农”,展现世界眼光。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业新技术走出国门,惠及世界。仅一项菌草技术,就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昔日“山海情”牵起闽宁两地,今天大循环联通“一带一路”,“三农”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
——稳字当头看“三农”,映照人民立场。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家里几口人出去打工”……声声关切,折射的正是“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不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会改变,不会动摇,不会迟疑。
——稳字当头看“三农”,印证底线思维。
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到“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从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 *** ***
谋好开年,干好全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重要一年,稳字当头看“三农”,锚定大局和大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我们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以稳促进,以进固稳,致广大而尽精微,让稳的基础更加牢,让进的信心更加足。
重要一年,稳字当头看“三农”,增强定力与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践正在书写:新征程上,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活力和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历史终会证明:前途光明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为世界提供机遇,作出贡献。
-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2-01-21
- 【开局十四五】海南:中国最大特区“买全球”“卖全球” 聚四方之才筑国际自贸港高地2022-01-21
- 文化和旅游部负责人就《“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答记者问2022-01-21
- 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透露哪些反腐新信号?2022-01-21
- 联播+|数读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讲话2022-01-21
- 新冠疫情防控 陕西西安:多趟包机运送高校学子返乡2022-01-21
- 对哄抬物价违法行为“零容忍”!西安市共查处涉价违法案件377件2022-01-21
- 学习故事会丨-30℃到800℃ 感知北京冬奥赛场2022-01-06
- 长图海报丨五年训令 习主席这些话鼓舞军心2022-01-06
- 时政画说丨向未来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