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规模留抵退税 企业迎来超万亿“真金白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3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力度的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新一轮留抵退税政策有哪些亮点?在哪些方面加大了减税退税力度?在3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力度更大:多年来的存量留抵税额可全部退还
“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是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最重要内容,通过退给企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发布会上说。
当企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则形成留抵退税。2018年以前的主要处理方式是结转下期抵扣。为缓解企业压力,我国自2019年4月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对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予以全部退税,其他行业满足条件的退还60%。
目前的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集中在增量留抵退税,即2019年4月以后的进项增值税纳入留抵退税范围。而新增了存量留抵退税,是此次政策一大亮点。
“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入手实施退税,力度更大。今年不仅退付增量留抵税额,还要退还以前年度结存的进项增值税,若干年以来没有通过销项抵掉的进项增值税全部可以退还。”许宏才解释道。
范围更广:全额退税拓展到小微企业和全部制造业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当下最困难的群体。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基础,需要重点支持和扶持。”许宏才说。
此次留抵退税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按照《公告》,政策主要涉及主体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六大行业。
此前,全额增量留抵退税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在则扩大到所有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六大行业以及小微企业,并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退还这些行业的存量留抵税额。
许宏才说,今年加大了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同时,在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将对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在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
保障实施:首批4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已下达
为确保留抵退税政策切实落地,资金保障是关键。当前,增值税收入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是各占50%,相应退税中央和地方的负担比例也是各50%。留抵退税1.5万亿元,地方约承担7500亿元。
“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许宏才说,这1.2万亿元资金主要分三部分——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和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比例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目前,首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4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已于3月21日提前下达。如何确保这些退税“红包”能够尽快直达企业?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税务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大规模留抵退税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拉出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摸清底子,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行业认定和大中小微划型标识进行全面整理,依托税收大数据充分验证纳税人留抵税额数据,同时开展全面精准辅导。在具体进度安排上,分批分步推进,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在4月30日、6月30日前,集中办理微型、小微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在9月30日、12月31日前,集中办理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4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