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这样建(经济新方位)

2022-03-24 15:30:19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哪些部署?有哪些亮点?记者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

  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也是对能源系统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主要从3个方面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十四五”时期将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

  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十四五”时期,重点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

  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规划》提出,锻造能源创新优势长板,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加强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建设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原油产量稳步回升,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量超100亿立方米,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7.5万公里,发电装机容量达22亿千瓦,西电东送能力达2.7亿千瓦。但还是出现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供应时段性偏紧的情况。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能源保供的压力持续存在,“下一步将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的原则,加强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建设,确保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一是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一方面做好增量,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另一方面稳住存量,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提升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做好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重点推进地下储气库、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至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

  三是加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既要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还要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

  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逆向分布特征明显。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70%,生产量占比不足30%,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能源流向格局。《规划》从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对能源生产布局和输送格局作出统筹安排。

  西部地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沿海核电、海上风电等,依靠清洁能源提升本地能源自给率。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规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如何落实好这一目标?

  能源消费侧看,《规划》着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十四五”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着力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能效水平,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全面深入拓展电能替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例如,《规划》提到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能源供给侧看,考虑到非化石能源主要以电的形式利用,为了支撑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左右的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十四五”期间提高5.8个百分点。

  展望2035年,《规划》还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责任编辑: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