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守“沪”
上海本轮疫情形势严峻而复杂,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推进“四应四尽”,上海已建成逾百个方舱医院,床位数超过16万张。
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援沪医疗队相继抵达上海,与上海本地医疗队在各大方舱医院内并肩作战,尽心尽力救治感染者,与病毒进行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赛跑。
同心“守沪”,使命必达
“正因为有你们帮忙分发餐食,隔离人员的饮食才变得如此准时而规律……”4月13日上午,上海临港方舱,首批328位患者康复出院。在给患者志愿者的一封感谢信中,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二队的医护人员如此写道。
“4月7日凌晨5点起,我们开舱收治病人,几个小时后就收满了432张床位。”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二队领队陈作兵介绍。
两年多前,陈作兵所在的浙大一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团队曾驰援武汉。这一次,他又带着包括全科医学、护理、心内科和康复等专业的医护团队前来援助上海。
陈作兵介绍,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二队一共150人,15人一组,管理着700多张床位——平均下来,每一班一个人就得管大约50张床位。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成为摆在陈作兵面前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方舱内组建了一支近60人的志愿者队伍,形成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如此一来,管理反而更加细致,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
“这一次,精细化管理也是我们的特点。”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三队队长张茂说。尽管方舱内收治的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但他们对各种情况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尤其是针对最危急情况的底线保障。“出发前我们从杭州带来抢救设备,有监护仪、除颤仪、复苏仪、骨髓腔通路、气管插管装置等,一旦病人需要紧急处理,我们都有明确预案并进行过演练。”
此外,他们还对入院后的患者进行全面筛查,为有基础疾病和特殊情况的患者建立“档案”。在医护人员交接班时,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交接重点关注患者的情况。
最近,在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五队负责的方舱里,一位年轻女患者的情绪明显低落。领队吴高俊得知后,立即联系精神卫生科专家进行线上心理疏导,及时帮助患者纾解负面情绪。
“需要帮忙,侬叫我!”“谢谢侬!”吴高俊说,这是自己在方舱内听到最多的两句话,“这让我感到,我们是在同心‘守沪’”。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最近,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方舱医院的“方舱教室”有点火。
“我们昨天又建了一间,现在已经有三间了。”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护理领队、石龙路方舱医院院长王晓云说。这家医院有1500多张床位,自4月9日开舱以来,已有30多名学生进舱治疗。
看到孩子们在床上上网课,趴在床上写作业,王晓云有点儿心疼。有家长提出,可不可以建个“方舱教室”?医疗队员们一合计,说干就干,两个房间很快就被清理出来,并进行了全面消杀。医疗队还向属地申请了网络设备和课桌椅。
4月11日,“方舱教室”开课了!“有志愿者辅导,休息时还领着玩游戏。”每次路过,王晓云都很欣慰。
离石龙路方舱医院不远,是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接管的龙耀路方舱医院。4月3日夜,杨金苹随队抵达上海。随后,她被任命为龙耀路方舱医院护理部主任。一开始,她经常凌晨两点多才能躺下,四五点就会被电话叫醒。4月13日,首批31名患者康复出院。14日,从零点到早晨6点,杨金苹满足地睡了6个小时。
“平时,大家在群里互相鼓励,聊得很热闹。”杨金苹所说的“群”,是一个叫“鲁沪一家亲”的微信群。方舱内,医护人员要“全副武装”,对患者的需求很难一一满足。按以往经验,大家在防护服上贴上二维码,患者可扫码入群,由在舱外休息的人员进行答复,以便让患者焦虑的心情能够及时得到缓解。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曹伟,2020年年初曾驰援武汉。不久前,援鄂群里发布通知,号召大家支援上海,曹伟立马响应。来到龙耀路方舱医院后,曹伟和队员们还给患者带来了红苹果等山东特产。
截至14日8时,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接管的三家方舱医院已康复出院210人。“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曹伟和1100余名队友的共同信念。
“来自武汉,我们放心”
4月12日,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W3舱,500多名患者治愈出舱。湖北省援沪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成了现场“明星”,治愈的患者们争相与“大白”们合影。
“这一次,我们把武汉的战疫经验带了过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新国博方舱医院W3舱执行院长李志强说。两年多前,他曾任武汉最大方舱——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副院长。
“4月6日接管这个方舱后,我们发现有的患者情绪比较焦虑。”不过在李志强看来,这很正常。依照武汉的经验,他们带着大家跳广场舞,做中医操和八段锦,画漫画……李志强说,这样的形式能给患者带来积极体验,可以愉悦身心,而且适当增加运动量,对病情早日康复有帮助。
“有位患者听说我们是从武汉来的,直说我们有经验,很放心。”在方舱内,李志强这个团队的工作量可不小。“每天给1000多位病人做核酸,大约需要3小时,之后还要安排出入院等工作。”经历过武汉抗疫的护理团队负责人方燕红说。
如何让方舱更有温度?在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W2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周莹、董水林和蒋玲,在交接班后来到所负责的区域,询问孩子们上网课的情况。“我在家经常辅导孩子,能帮得上这些伢们。”周莹说,队员中硕士、博士较多,完全可以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做功课。
此次上海疫情,湖北省援沪医疗队共派出1311人。“两年多前,武汉抗疫时,上海曾用无私大爱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如今,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前来支援,必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一位湖北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感慨。
(本报上海4月14日电 本报前方报道组 记者张蕾、章正、靳昊)
短评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截至4月12日,国家卫健委已从全国16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4万余名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医务人员一起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全国守“沪”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与子同袍”情义,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坚信,不管病毒有多无情,只要有14亿人守望相助,有14亿人共克时艰,我们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 安徽援沪医疗队与上海新华医院 齐心协力做好诊疗2022-04-15
- 快递员外卖员奔忙保供一线2022-04-15
- 上海市级层面已建6个方舱,近两日逾2万市民回家2022-04-15
- 上海近两天超2万人走出方舱2022-04-15
- 一起守“沪”| “遇到危难时刻,我就会挺身而出!”2022-04-15
- 浙江“大白”在上海方舱:无微不至 守“沪”童真2022-04-15
- 这一双双被汗水浸泡到发白起皱的手,是他们的2022-04-15
- 【上海战疫录】漫条思理 | 动画看上海齐心抗疫力量2022-04-15
- 95后设计师手绘“方舱日记”,谢谢你“大白”!2022-04-15
- 外国人在上海:疫情下邻里间的守望相助令人印象深刻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