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奋斗成就梦想 | 劳动内涵在更新 劳模标准在“进阶” 劳模精神不变

2022-04-30 20:44:27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央视网消息:自1950年第一批全国劳模诞生至今,劳动模范,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我们国家究竟有多重视和尊重劳动模范?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

去年“七一”前夕,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共有29人荣获这一党内最高荣誉。在29人中,有8位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多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劳动荣誉获得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什么是劳模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精准概括了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道出了劳动模范能在广大劳动者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的底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家做主的中国工人阶级,全力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洪流,大庆“铁人”王进喜立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的追求。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这位是“中国焊将”高凤林,他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北斗卫星、导弹、嫦娥月球探测器、载人航天火箭和长征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上,也都烙印着他的焊接轨迹。每一次火箭升空,高凤林都会感到十分骄傲,他说:“这是我的国家,她现在的强大,也有我的一份努力!”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的境界。 在贵州遵义,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被誉为“当代愚公”。

在内蒙古阿巴嘎旗,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的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劳动的内涵在更新,劳模的标准在“进阶”,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笈。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