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杨永修:在0.015毫米间创新逐梦
央视网消息: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缸体和缸盖则是发动机的心脏,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决定着一款新型发动机研发的成败。今天(5月14日)的“奋斗者·正青春”系列,让我们来认识一位用数控机床为发动机雕刻精品零件的“80后”技术能手杨永修。
对于一汽集团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杨永修而言,每天听机床的声音、摸产品的平滑度就能判断出机床的运行状态。练就这番高超技艺,杨永修说热爱是最直接的源动力,他的汽车制造梦从儿时就开始了。
高考报志愿时,分数已过本科线的杨永修报考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入职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后,杨永修争分夺秒地研究新系统语言、新操作技术和新编程软件。白天,他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回家继续练习,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从普通铣工干起,杨永修勤于钻研、勇于尝试,下笨功夫突破核心工艺,一路成长为技术能手。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一个发动机缸体上有100多个孔,为保证缸体和缸盖紧密结合,必须保证缸孔的精度在0.015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左右,此前用数控铣床进行精细化加工的核心参数一直是国外的机密。为突破这一核心技术,杨永修和团队每天埋头对着图纸琢磨,在一堆代码中反复修改尝试,最终总结出了精密参数,在数控铣加工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在一次次跟新产品、新技术死磕的过程中,杨永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徒弟们深受启发。
2018年,杨永修作为青年高技能人才带领数控班组团队加入V型12缸发动机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任务。这种发动机机型结构复杂,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刀具的使用,国内没有成型经验可以借鉴,杨永修拿出锲而不舍的劲头又开始了新的技术攻关。
经过30多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杨永修和同事们将技术难题逐一破解,如期完成了任务。
创新永无止境。在工作岗位上,杨永修会在机床运行间隙抄写程序代码,研究更高效的指令编写方法,熟悉各种编程软件,以便及时掌握软件不断更新的功能,而今,在他的影响下,创新已经成为团队的气质。
近年来,杨永修参与并完成了发动机、变速箱等30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加工任务,攻克了130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拥有18项国家专利的“发明大王”,节约和创造价值超过1200万元。前不久,一汽以杨永修为带头人建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项目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杨永修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快速试制、集成制造等多项试制技术研究。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高级技师 杨永修:我要学习这种前沿的技术,向智能制造转变,更好地提高红旗产品质量,为强大中国汽车工业作出自己更大更多的贡献。
- 【奋斗者正青春】不躺平能抗事,青春是一束光2022-05-14
- 【奋斗者正青春】从严寒到初夏,防护服下的青春2022-05-14
- “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奋斗者正青春)2022-05-14
- 【奋斗者·正青春】栉风沐雨三十载 她是农民的贴心人2022-05-14
- 奋斗者·正青春|冰山下的火样青春2022-05-11
- 【奋斗者·正青春】王洪亮:尽所能、展所学、救所治2022-05-10
- 奋斗者 正青春|我在洛阳造飞机2022-05-08
- 焦点访谈:奋斗者 正青春 建功立业堪大任2022-05-07
- 【奋斗者 正青春】援藏青年对话俞秀松: 您看今天红旗下7300多万团员,青春荣光闪耀百年2022-05-05
- 奋斗者·正青春|通讯:不负韶华 逐梦巴西——记在巴西圣保罗的中国青年奋斗者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