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520,爱上海!谢谢你们来过上海︱上海战疫•凡人微光

2022-05-22 02:34:34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短短一天,我们买下了300盒方便面、300根火腿肠,并把4个装满开水的大水桶,费尽心思地搬运到虹桥火车站外。那里,聚集着大量即将离沪的滞留者。

1.jpg?x-oss-process=style/w10

昨晚在雨中,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当场冲泡这300盒方便面一一送给滞留者。虽然目光所至,很多滞留者都疲惫、无奈、甚至有一点点伤心,但我们依旧想对每一个即将离开上海的人说: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A

虹桥火车站外有大量滞留者。这个信息,我是从优秀的摄影记者、同事孙中钦处知道的。

17日夜,他从威海路的报社出发,一路骑着共享单车,到虹桥火车站外。当晚,孙中钦拍摄的这个视频,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爆款。

看了这个视频,我心头一惊,连忙了解详情。原来,上海疫情封禁两月,许多被困者急于返乡。他们在走出小区之后,即想方设法向虹桥火车站移动。

到达火车站,这些人经历了漫长的路途。上海的公共交通尚未开放,要么步行,要么骑共享单车。所以,有人骑车,从临港骑到火车站。有人步行,从杨浦走到虹桥。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然而,到了火车站,还只是第一步。由于每天离开上海的列车有限,而火车站是闭环管理,没票不得入内。所以,很多人又陷入了抢票的困境。抢不到票,就只能露宿在站外。据说,露宿超过一周的,大有人在。

更让我感到揪心的是,孙中钦介绍,站外无处买水,买食物。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视频中,那位外地好心人送出的盒饭,这么受欢迎了。可惜的是,现场有300多名滞留者,而好心人只能送出四五十份盒饭。好心人说:“尽自己的力量,能帮多少帮多少。”而我却想到,剩下的那些滞留者,他们怎么办……

3.jpg?x-oss-process=style/w10

B

我最先想到的,也是送盒饭。

因为是给滞留者吃的,我还盘算了一下菜品。至少要三菜。大荤是排骨或大肉,小荤是青椒肉丝或咸菜肉丝,素菜是青菜。饭要多一点,所以应该是饭一盒,菜一盒,同时菜要咸一点。考虑到搬运不便,汤可以免了,但要附一小瓶矿泉水。

我拿着这份菜单,和我认识的所有餐厅从业者打电话,这才知道自己有点想多了。很多餐厅员工都还没到位。正式开张的,根本没有余力。一位老板对我说,按照我这个标准,他最多只能做50客!

4.jpg?x-oss-process=style/w10

我还想过,送面包和矿泉水。不过孙中钦说,现场比较冷,又时常下雨,最好能够让滞留者吃一口热的。

那,要么送泡面?

我给全国劳模张国樑打去了电话,他也赞同送泡面。而且,“现场要有热水冲泡,让滞留者吃一口热的!”

5.jpg?x-oss-process=style/w10

张国樑说,建议把活动时间,定在5月20日。一来,这个日子特殊。二来,天气预报当天晚上有雨。三来,他当天正好是出小区配药,可以一起参加!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上吧。

6.jpg?x-oss-process=style/w10

C

我开始了疯狂的电话联系。

泡面和火腿肠,好找。但我有一个要求,不能是临近保质期的。最终,在浦东一家超市订到了。

车辆,不太好找,但也不麻烦。孙中钦本来就要去现场采访,我们可以乘坐采访车前往。而要把泡面和热水,从浦东送到浦西,那就要找一辆有通行证的车辆。我给几个朋友打了电话,最后川沙的陈良先生,很爽快地提供了一辆拆掉座位的依维柯,并派了驾驶员。

7.jpg?x-oss-process=style/w10

最难搞定的,居然是热水。我最初的设想,是搜集20只热水瓶,带到现场。用完热水后,再到附近接热水,循环往复。于是,我请晚报资深记者金志刚,帮忙协调,有无可能从虹桥火车站内“借水”。虹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很热情,非常愿意提供帮助。只是疫情期间,火车站是闭环管理,出入多有不便。

随后,我在虹桥火车站周边10分钟车程处,寻找“借水点”。一家维修厂的老板愿意提供帮助,但人无法出小区。另一个加油站也愿意提供帮助,但却没有提供足够热水的能力。

8.jpg?x-oss-process=style/w10

最终我想到,许多公司里常备有开水桶。如果可以的话,索性就借开水桶,装满热水运过去。思路一打开,问题就容易解决。几个电话之后,我借到4个开水桶。两个35升,两个40升。其中,两个40升的水桶,由川沙的华辉先生提供。而且,小华还帮助在自家企业内烧开水,并装满水桶。

华辉,就是上次我买了3000斤蔬菜,送到9家养老院时,那个帮忙送菜并不收费的90后。

9.jpg?x-oss-process=style/w10

D

一切就绪。

520这一天下午4时30分,我们几个可以外出的人员,在虹桥火车站滞留者聚集的地方集合。现场支开小桌子,摆好垃圾袋后,大家简单地分了分工——

小华负责拆方便面外包装,并协调热水进度;

陈良先生的驾驶员负责冲泡;

我负责剪开火腿肠的外包装,并按人头分配泡面;

张国樑、孙中钦和热心的晚报张师傅,一起维持现场秩序,避免人员聚集……

10.jpg?x-oss-process=style/w10

我们相约,除非对方愿意,不要问滞留者是哪里人,不要问他们“是不是还回来”,不要问他们“怎么来的火车站”。如果可以,对每一个人都说上一句: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说几个我难忘的镜头吧。

有人拆开方便面包装,直接往嘴里干咽。等我们提醒他有热水时,一块面饼已经下肚了。他,中年,应该是个有故事的人。

有人问:我不饿,给我一杯水好吗?我们连忙递过去一瓶矿泉水,他摸索出几粒药,一口灌下。

11.jpg?x-oss-process=style/w10

有人说,孩子在树下读书,我泡两碗面,带过去好吗?

有人在路对面的铁丝网外,走不过来,我们连忙帮他泡上一碗,送了过去。

有人说,我不要火腿肠,想吃两碗面,一碗辣的,一碗不辣的。可以吗?

一个西安的小伙子,穿着红色志愿服,帮忙捡拾地上的垃圾。我们帮他泡上一碗面,他深深地喝了一口汤,说:“这是我在这里8天8夜,喝到的第一口热汤。之前,我都是用矿泉水泡面。”

写下上面这些故事时,我是强忍着泪水的。

12.jpg?x-oss-process=style/w10

E

当然,更多的是“谢谢”。

其实,听到这么多“谢谢”,我倒是有点不自在。疫情两个月,普通上海人的生活,大家都感同身受,遑论这些滞留的人?一碗热泡面,没有办法弥补万分之一。

一个湖南小妹说,上海很好的,要不是疫情……她哽咽了。

13.jpg?x-oss-process=style/w10

让我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开心的,是在我们发泡面期间,一个来自宝山的饭店老板,也到现场免费发放盒饭。一问,这个姓牛的老板,也是看到孙中钦的那个爆款视频,觉得四、五十份盒饭不够,才赶来的。

牛老板这人,能处!中午300份盒饭,晚上300份盒饭。他还说,要号召同行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可以让离开上海的人,感受到最后一点温暖”。

牛老板,向您致敬!

回到我们的“泡面摊”。300盒泡面,说多不多,分发也用了两个多小时。到了最后几盒泡面时,4大桶的热水都几乎用完了。于是剩下的几个滞留者,大家相互“匀了一下”,保证每个人的泡面碗里,都有一点热水……

我们把车上所有的方便面、所有的矿泉水都送出之后,依旧有滞留者问:能给我一根火腿肠吗?

14.jpg?x-oss-process=style/w10

F

有人问,你们是哪个部门的?

我们回答,我们是普通的上海市民。

于是,这个人就说了一番话。虽然他讲得很克制,但我们听得,也很尴尬。过去的两个月,大家都经历了一段难以言说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孙中钦说了一句:不知道明天,后天,这些滞留者,还能不能吃上一碗热泡面!

这句话触动了我,着急地把这一篇文章写出来。

15.jpg?x-oss-process=style/w10

我不知道,在520这个特殊的雨夜,虹桥火车站外,有多少滞留者在淋雨受冻。

我也不知道,在疫情之下,在上海的某个角落,有多少普通人,正在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滞留者,帮助在上海疫情中,遭遇困难的人。就像张国樑对我说的——

能帮一把,帮一把。

能帮一个,帮一个。

16.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经历了“送菜”和“送泡面”,我就知道,上海这座城市,绝不冰冷。人人都散发一点热能,就能驱赶寒冬。

520,爱上海!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