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奋斗历程 担当历史使命——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一周年之际
骄阳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于首都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上。这座承载百年大党峥嵘记忆、彰显新时代恢宏气象的红色殿堂,如一部立体的党史书,在时光中如炬如镜。
2021年6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党史展览馆建设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受洗礼的精神家园,成为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教育基地,成为党史研究和宣传的权威阵地。
开馆一年来,党史展览馆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迎接国内外各界人士。超过100万参观者来到这里,在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展览中,赓续精神信仰的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前路的不竭力量。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
2022年清明时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
一层展厅内,阴森的绞刑架前,白发苍苍的李宏塔久久伫立。
1927年的那个春天,他的祖父李大钊,在这具绞刑架下,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后一次慷慨陈词,献出了38岁的生命。
“敌人可以夺去共产党人的生命,但无法夺去共产党人心中的信仰。”李宏塔感慨万千,“在清明节这样特殊的时刻来到党史展览馆参观,更加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和李宏塔一样,一年来,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烈士后代和家属走进馆内,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追思亲人、缅怀先烈,在薪火相传的理想信念中淬炼思想、洗礼精神。
“党的百年历史震撼人心,未来要努力以优异成绩回报党的恩情。”陕西省烈士子女、家属参观后,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党史展览馆最大限度满足烈士子女参观需求,落实党对烈士子女的真心关爱。”
积极组织、优先接待革命烈士子女后代,向全党全社会注入铭记历史、尊崇英雄的强大正能量,带动红色基因的传承。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馆长吴向东说:“办好党史展览就是要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创造的丰功伟绩呈现好,把无数革命英烈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讲述好,把千千万万普通党员奋斗奉献的群英谱描绘好,把亿万人民拥护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厚感情和自觉行动展示好,努力打造集中丰富的红色基因库,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党史展览馆铭记着为新中国无私奉献的英烈,也敞开大门拥抱共和国的功臣。
2021年6月30日,建党百年之际,“七一勋章”获得者们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伴随《红旗颂》的旋律,它的作曲家吕其明注视着展厅入口处百年党史浓缩视频;
以“渐冻”之躯奔忙奉献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细致地观看着抗疫展区里的每一处细节;
身着仡佬族服饰的扶贫英雄黄大发,激动地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区,在检阅车前拍照留念……
作为党和国家历史的书写者,他们的成就已成为馆内展陈的一部分。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我们永远跟党走,未来一定更美好!”坐在轮椅上,精神矍铄的渡江英雄马毛姐饱含家国情怀的话语,道出了在场众人的心声。
一年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先进典型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纷纷来到这里,既是以史明鉴、开创未来的力行,更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化党史学习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积极组织接待5000余个团体前来参观学习。
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驻京部队官兵,也有全国少数民族代表、老同志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高校师生代表,还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多地领导班子成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务员等……
新时代的奋斗者们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权威党史的课堂传递历史的昭示
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420件国家一级文物……步入展厅,时光的隧道轰然开启,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一个个逼真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于百年峥嵘岁月中穿行。
“党史展览馆内展陈权威、客观、科学、严谨。”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在读博士生宋超一路看得仔细,“置身于这种庄严肃穆、恢宏壮丽、震撼人心的布展氛围中,对于观众而言是一场‘浸入式党性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情感认同。”
为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党史展览馆内展陈始终追求精益求精。
权威广泛——查阅革命文物档案目录近100万件,党史领域专家全程把关;3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28个省区市的200多家红色场馆、档案馆响应征集号召,提供大力支持;
科技创新——“4D+6面”全景影院还原红军长征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热血沸腾;飞越中国影院让体验者在飞行舱中俯瞰中国大地,感受百年成就;
与时俱进——结合重大节点,精心设计主题日活动,吸引大众广泛参与,扩大展馆影响力;开馆一年间,丰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相关内容,增置包括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的党旗在内的23件/套文物实物、图片8张、视频1部。
作为国家级展览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也成为面向国际社会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和光辉形象的重要平台。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专程前来参观,成为到访的首位外国元首。
“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绝伦的展览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对我们认识世界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参观结束后,费尔南德斯如是说。
2022年2月6日,在同习近平主席会晤时,费尔南德斯提及自己的参观经历和感受:“我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崇高敬意。”
开馆以来,15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来到这里,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
朝鲜、越南、老挝、古巴四个社会主义国家驻华使节是首批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朝鲜驻华大使李龙男表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和保证。
“我在中国已经四年了,变化和发展就在我眼前发生。我到过许多城市和乡村,我看到,交通越来越便捷,科技越来越发达。”时任墨西哥驻华大使贝尔纳尔在参观过程中感慨,“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没有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人掉队。”
“太厉害了!”智利驻华大使施密特兴奋地坐进高铁复兴号模拟驾驶舱,推动手柄,驾驶高铁,体验“中国速度”,“智利地形狭长,高铁建设非常重要,目前智中两国正在探讨进一步深化高铁合作。”
在参观过程中,外国来客能够清晰地了解百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社会逻辑,更加深切地感受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教育宣传的阵地汇聚奋进的力量
青春,百年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基因;青年,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蓬勃力量。
展厅内,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救国委员会发表的《告全国民众书》上“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抗战宣言,让北京八中高三学生平洛嘉鼻子发酸:“这份浩然的爱国之情震撼了我,我辈当自强,和平从来都不是要来的,是先辈求索、斗争的结果。”
从赵一曼写给儿子的诀别信,到红军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纪念油画;从红旗渠建设者们凌空作业的大型喷绘场景,到纪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性成就的小康宝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成为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截至2022年4月底,已有10余万名青年学子走进党史展览馆,他们来自边疆的小学、北京的中学、全国各地的高校……党史展览馆广泛组织高校师生参观学习,研发设计思政课现场教学课程,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穿越时空,过去的求索身影与未来的追梦脚步在此交织,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身上赓续传承。
“90后”“金牌讲解员”江杨子记得,曾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在参观后上前拉住他的手,噙着泪对他表示感谢。在得知江杨子今年28岁后,老人激动地想要合一张影,“我今年88岁,党龄28年,和你的年龄一样。”
照片定格的瞬间,江杨子异常感动,他觉得同老人之间产生了两代共产党员的共鸣。
回到家乡后,江杨子在给当地学生、博物馆人、公务员以及中青年干部讲党史时,经常分享自己在党史展览馆借调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党的历史感染了我,党的精神感召着我,我有义务,也有责任讲好党的故事。”他说。
2021年3月,党史展览馆从全国各地以选拔借调的形式,召集近百名青年讲解员。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他们走上了党史展览馆讲解员的岗位,为络绎不绝的观众讲解党史。
一年后,第一批40多位讲解员完成借调任务,回到地方工作岗位,成了当地的“党史通”和宣传能手。和江杨子一样,他们都有着传播党史知识、弘扬红色精神的使命感。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展览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完善展陈,特别是展示好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用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座‘红色基因库’。”吴向东表示,党史展览馆将进一步发挥展览展示、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的综合功能,引导激励广大观众鉴往知来,学史力行,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把党的历史带回五湖四海,把自己的感悟分享到全国各地。
不少观众会在馆内寄出印有“100100”邮编的明信片,写下自己观展后澎湃的心绪。
“代表党龄63年的爷爷,党龄28年的儿子和团龄2个月的孙子,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用红色精神与力量充实自己,要成为芸芸众生中那个为祖国效力的一员。”
“愿我们一起勇往这盛世的每一天,加油中国!爱你中国!”
……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发出,一封封明信片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带着对峥嵘历史的敬意,更饱含对奋进新征程的坚定。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董博婷、黄玥)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8日 01版)
- 【奋斗者正青春】破解小麦赤霉病的基因密码2022-06-17
- 奋斗者 正青春|秦岭脚下 “95后”新农人播撒新希望 2022-06-16
-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孙嘉怿:“英雄的生命开鲜花”2022-06-16
- 在焊接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奋斗者正青春)2022-06-16
-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把奋斗的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2022-06-15
- 【奋斗者 正青春】海底1500米开掘宝藏 “深海一号”年轻人把传说变为传奇2022-06-14
-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王萌萌:把根扎入江淮分水岭的“萌书记”2022-06-12
- 【奋斗者正青春】极目海天的海军导弹测控兵2022-06-12
- 【奋斗者·正青春】邵晶:用双手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2022-06-11
- 【奋斗者正青春·解困惑 促扎根】高原巡线,我被雪“打”了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