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90后”女骑手
央广网上海7月16日消息 烈日炎炎,热气蒸腾的大街小巷,骑着电动车奔波的外卖员身影随处可见。今年28岁的小姜就是其中一员。特别的是,她是所在站点唯一的女骑手。
晒伤脱皮,手机也罢工了
“您有新的订单。” 7月13日上午11点,一天中最热的时侯刚刚开始,小姜也迎来她最忙碌的时段。
取完餐后,小姜没有按照距离远近配送,而是仔细查看餐品按照它们的存储情况,重新规划配送路线。“夏天买冷面的比较多,怕面坨了,我就会先送这些。”小姜说。
“有人在吗?”多次按门铃没有回应,还有一单等待配送,小姜便立刻致电点餐者。“您出去了啊,那我给您挂门把手上,面最怕坨,尽快回来吧。”连续拨打2遍点餐者的电话,终于接通了。这一单耽误了些时间,下一单距离还有将近4公里的路程,小姜擦了擦从头盔里滴落的汗水,骑着电动车汇入车流中。
外卖骑手小姜正在送餐(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临近中午,气温逼近40℃。穿戴着防晒衣、围脖、头盔、N95口罩的小姜大口喘着气,汗水浸湿了衣服,脸颊露出的部分被晒得发黑发红,全是汗水。“防晒霜没什么用,穿得多不是怕晒黑,是之前被晒伤脱了好几层皮。”小姜说。
由于送单小区大且门牌号复杂,小姜一时很难找到点餐者家。就在小姜试图联系点餐者时,手机突然显示温度过高无法开启。小姜说:“最近经常这样,习惯了,让它冷静一下就好,就怕单子超时。”每到这时候,小姜干脆停下车,采取最原始的问路模式去找。
小姜的手机因高温无法开启(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虽然配送晚点了,点餐者收到餐品时也能理解。“命是空调给的,胃是这些外卖员填饱的,没有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不及取下头盔,干脆剪去长发
“两三点吃午饭已是常态。”下午1点多,刚打算回去吃饭的小姜,又接到了新订单。这次是去商超,本以为可以吹会空调,但等待她的却是两大袋快20斤的饮料。“没办法,最近天热,需求最大的就是饮品。”1米5出头,身材娇小的小姜一手提一袋,手背出现了一道道红色的勒痕。即便如此,她依旧不断地加快速度。
外卖骑手小姜正在送餐(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干练的短发、黝黑的皮肤,她骑着电动车一路飞驰的模样,酷似男孩,行动力也毫不逊色。短短半小时,她就送了七八单。为节省时间,她顾不上摘下如同蒸笼般的头盔。“汗水滑到眼睛里,风一吹,热气一蒸,就没了。”
小姜剪去了长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小姜坦言,从7月开始,日接单量翻了一番,每天要送五、六十单,送餐高峰集中在午餐、晚餐两个时段,便干脆剪成了短发。“长头发捂在头盔里太热,有的订单要爬楼梯,上去下来全身是汗,每天都要洗头,短发就方便不少。”小姜说。
持续高温,小姜所在的外卖平台也为骑手准备了防暑物资。站点负责人许傲闯每天下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骑手们准备冷饮、绿豆汤、西瓜等消暑饮品。平台还联合爱心商户,在店内、商场内开辟休息空间,供骑手歇脚。夏季,除了每单跑单奖励,在酷暑、下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骑手还可获得“天气补贴”。
瞒着爸妈做骑手 上班时间不敢视频
来自安徽的小姜3年前刚来上海时,按照父母的想法,留在厂里打工,虽不用每天风吹日晒,但工资和待遇无法达到她的预期。
“不想给弟弟买件礼物都犹豫半天,也希望多寄点钱给在老家的爸妈。”于是瞒着父母,小姜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她说,自己工作时从不会跟爸妈视频聊天,怕被他们发现,“都是回家再打视频,不然我爸妈知道肯定会反对,因为从小我骑车老摔,但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啊,小时候不会走路,多摔几下就会了,我现在能克服自己,赚更多的钱,我就不会后悔。”
外卖骑手小姜正在取餐(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对小姜而言,每当收到“原来你是小姐姐呀,为你点赞”“这么热的天,送得那么及时,辛苦了”等好评时,她所有的委屈和疲惫便一扫而空。“越来越接近这里的繁华,尤其是骑车加速时,就觉得自己会更好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
当被问及打算再干多久时,小姜笑着说,只要不被父母发现,她愿意一直做下去,“经历了疫情,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超时被顾客理解和关心时,就觉得干这行越来越有意义,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