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章旖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讲解。 国家博物馆供图
李增军在讲述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过程。 本报记者 张 贺摄
内蒙古乌审旗乌兰牧骑在草原演出。 乌审旗乌兰牧骑供图
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赓续中华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本版推出3个基层人物,听他们讲述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
——编 者
湖北省博物馆馆员章旖:
见证10年伟大变革
做红色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
本报记者 王 珏
“写日记,是一种常见的记录生活的方式,但把日记‘写’在衣服上,却很少见。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展厅中,就有一件‘写’上了日记的衣服,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它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衣服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要把日记‘写’在衣服上呢?请大家随我一起回到1911年的深秋。”随着湖北省博物馆馆员章旖的讲述,观众走进革命旧址、纪念馆,倾听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多年来,章旖扎根讲解一线,以苦练精进技术、以勤学增长知识,努力做红色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和传承者。2022年,章旖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说起章旖和讲解员的缘分,还得追溯到她的童年。小时候,章旖常听爷爷讲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往事,在她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我想把这颗种子播撒到远方。”章旖说。2012年,章旖如愿成为一名讲解员。
讲解员讲好展览中的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党的红色血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多年工作中,章旖不断用讲解的方式探寻初心使命。她透过革命英雄、革命文物、革命精神,为观众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述”成为章旖与观众密切联系的纽带。
章旖认为,随着社会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灌输式、说教式的讲解已经无法吸引观众,观众越来越倾向于探究式的讲解方式,讲解员在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讲解员的回答不能凭主观臆断,应做到权威精准,这就要求讲解员需要不断学习。“另一方面,红色讲解员要先吃透史实,融会贯通。在讲解过程中,要善于抓取红色故事的独特之处,选取故事的落脚点要小,用小切口反映大视角,点出教育意义。在讲解过程中,要避免重说教而使得内容晦涩乏味,教育效果差。真信才有真情,讲解员需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感染他人,用真情实感把观众带入历史实景,深入浅出地讲述才能达到润人心田的效果。”章旖说。
近年来,章旖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展览讲解工作,向世界推介中国、推介湖北。章旖在接待各国驻华大使等外宾时,会重点介绍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同时注意语言的简单易懂,方便译员翻译。“面对国际友人,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话语体系和接受习惯,讲好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故事,帮助他们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章旖说,讲解员需要为对外关系服务,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何向青少年传播传承,也成为她探索的重点。近年来,章旖精心研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讲解方法,推动“四史”进课堂、进头脑,主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少年,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在“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中,章旖参与设计了《中小学生探索学习手册》,为他们提供参观指南。通过讲解员老师对学生进行评分,引导他们文明观展,遵守秩序;通过对关键时间节点和场景进行提问,引导他们认真观展,寻找答案;通过让他们自己“设计”防护服上的文字和图案,引导他们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会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理解展览的内涵。
章旖说:“成为红色讲解员的10年,也是我见证新时代伟大变革的10年。”在时代的滋养下,章旖心中那颗红色的种子,萌芽破土、扎根强基、向阳生长。“我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文化自信。”
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增军:
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地
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 张 贺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这块红色热土每年吸引10余万人来此探访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作为堂上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增军对此深感自豪。为了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感受革命前辈的理想、信念和激情,16年来,李增军每天坚持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义务讲解,累计讲解9000多场,服务观众45万余人次。
“这首歌诞生在我们村,是我们的光荣。”李增军说,“作为党员,作为退伍军人,我有责任把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讲给下一代。我不图别的,就想让这首歌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堂上村位于大山深处,海拔2000多米,初秋清晨的气温只有10摄氏度。9月1日,像往常一样,李增军在9点钟准时到达位于半山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的旧址。站在旧址的小院里,可以俯瞰下面不远处的纪念馆新址。虽然新址面积更大、设施更新、内容更多,但李增军还是喜欢在旧址为观众讲解。“我觉得更亲切,你看,旁边这间房子就是曹火星老师当年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地方,也是我上小学的地方。”这间只有10余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当年曾是龙王庙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被用作小学校、大队部和粮仓。站在屋里,李增军感慨地说,他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这首歌是他学会的第一首歌。“小时候唱起这首歌觉得朗朗上口,长大了,才渐渐懂了歌中唱的是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李增军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摩挲着左腿。蓝色的裤子在脚腕处露出了里面穿的保暖秋裤。“我差不多一年四季都穿秋裤。”李增军说,年轻的时候在北大荒参军时,经常在冰冷的泥水里整地、插秧,落下了病根,双腿得了关节炎,一走路就疼。今年年初,他做了左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刚刚好一点,能走路了,就一步一挪地从家中走到1公里外的旧址。他说,这条山路已经走了16年了,几乎天天来,如果有一段时间没过来,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老伴和3个女儿埋怨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腿脚又不好,在家享清福不好吗?”李增军说:“在家待着有什么意思?给观众讲故事才能体现我的价值。”
李增军的讲解朴实生动,从当时的革命形势讲到曹火星是如何来到堂上村的,从如何在土炕上一气呵成创作歌曲讲到如何教群众学会演唱,从当年的儿童团成员讲到村里的革命英烈,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变化讲到曹火星如何千辛万苦寻找当年创作地……一件件往事李增军如数家珍,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资料,是李增军拖着病腿、多方走访而得到的。他多次前往天津市拜访曹火星,收集整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创作时的历史资料,还到附近的王家台烈士陵园、上石堡村第一党支部旧址学习走访,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许多参观者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对李增军的感谢:“谢谢李书记精彩的讲解,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历史教育。”“感谢李书记精彩讲解,听党话、跟党走!”“老书记讲得特别精彩,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听起来特别提气。”……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听完后说,“爷爷您讲得太好了”,表示回去以后就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这是我觉得最自豪的时候。”72岁的李增军说,“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需要代代相传,只要我还能讲,就要一直讲下去。”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兰牧骑队长苏雅拉达来:
做出对味“文化大餐”
当好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本报记者 郑海鸥
“乌兰牧骑又来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毛布拉格村,农牧民一声吆喝,男女老少便纷纷聚拢来,“他们过来,就好像亲戚回到家,我们十分开心、热烈欢迎!”
歌曲、舞蹈、宣讲……精彩的内容赢得村民们的阵阵喝彩。
“我们在沙漠草原上辗转跋涉,蓝天为幕布,大地为舞台,年均下基层140余场次。”乌审旗乌兰牧骑队长苏雅拉达来感慨地说:“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是舞台;哪里有需要,就把演出送到哪里。”
乌审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6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乌兰牧骑之一。苏雅拉达来是第十三任队长。“60多年来,乌审旗乌兰牧骑共演出7000余场,观众100多万人次,陪伴了无数草原儿女的成长。”苏雅拉达来说,“长期以来,队员们口口相传、默默传承着这样的信条:始终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守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理想。”
草原边、河流畔,留下了演出车的辙印;农家院、蒙古包,回响着悠扬的音符、跳动着曼妙的舞姿。乌兰牧骑成了农牧民的挚友,把文化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心里。
近些年,面对老百姓多种多样的需求,乌兰牧骑都想办法尽力满足,做出对味的“文化大餐”。为了改变传统歌舞为主的演出形式,队伍认真摸索、细心探索,终于将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搬上了舞台。那些能歌善舞、能拉会弹的队员也扮演起了各具特色的戏剧人物。鄂尔多斯蒙古剧《草原·不落的歌》用歌舞演绎故事,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受到观众欢迎。
“一专多能,是服务基层的文艺队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我们加大队员和队伍的素质提升力度,走出了一条‘演出+服务+发展’的路子。”苏雅拉达来说,“在加大惠民演出力度的同时,我们常态化开展文艺辅导、为农牧民直播带货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振兴。”
“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乌兰牧骑努力做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的‘宣传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示范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服务队’、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文艺队’。”苏雅拉达来说。
这些年,扎根草原大地的乌审旗乌兰牧骑先后获得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今年8月还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乌兰牧骑经常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我们十分珍惜这声呼唤。这是我们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实干笃行的最好见证,也激励我们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各族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苏雅拉达来说,“每当看到农牧民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喝彩和掌声,就让我们感到什么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乌审旗乌兰牧骑队员始终难以忘记2018年6月29日这天,“当队伍在乌审旗嘎鲁图镇斯布扣嘎查为牧民演出的时候,古稀老人乌云陶格斯将自己一针一线绣好的乌兰牧骑队旗赠给我们。面对如此温暖珍贵的礼物,大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不由自主地双膝跪下接过老额吉沉甸甸的心意。”回到单位,苏雅拉达来将这面队旗精心装裱,挂在办公室走廊的显眼处,激励队员们。“后来额吉知道了,为了方便我们下乡演出携带,又为我们绣了一面队旗。到现在,这面旗子跟着队员们走遍了乌审大地。”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苏雅拉达来说:“乌审旗乌兰牧骑这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正不断把心和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