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平江古巷见江南

2023-07-07 20:09: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6日上午,正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苏州古城的缩影,在这里,寻一抹流经千年的江南气韵。

最江南: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窄巷青石,吴侬软语。

与苏州最热闹的观前街一巷之隔,就是清静古朴的平江路。行走其间,仍能清晰触摸千年江南脉动。

春秋时期,伍子胥建造吴国都城阖闾大城,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古城。宋元时苏州又名“平江”,平江路由此得名,与其相邻的就是平江河。

平江路所在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和水巷,是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现存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

在平江路入口处,一座《平江图》碑刻详细描绘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今天的苏州老城区大致保留了与图中相似的格局,其中以平江路为核心的区域变化最小,不仅延续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还保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

世界文化遗产“耦园”,顾颉刚、洪钧、叶圣陶等名人故居,刺绣、剪纸、缂丝、昆曲等非遗文化……如同一颗颗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珍珠,熠熠生辉。

△俯瞰平江路。(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千年岁月,沉淀出的江南风韵愈加醇厚雅致。

在这里,摇一把苏扇,听一曲评弹,或泛舟河上,或漫步街巷,感受“最江南”。

忆江南:修旧如旧,保存其真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02年,围绕平江路的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苏州政府邀请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阮仪三担任总规划师,他给出了“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方案。

修缮文物古迹、整修居民院落、疏通治理河道,最大限度恢复古街风貌。因保护工作出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教科文组织评价说:“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续发展的”。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平江路边的中张家巷29号,是清光绪年间苏州士绅吴古庭的故居。2021年,完成修缮后的老宅通过招商引入金融总部企业进驻,第一年就实现税收过亿元,成为依托古城优势招商引资、活化利用的样本和示范。

△经过整修的中张家巷29号。(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近年来,一批古建老宅被盘活,在有机更新中,实现新与旧的结合,守住了老宅记忆,也完成了活态改进。

品江南:烟火氤氲,古巷新颜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苏州童谣唱出了多少人的儿时记忆。

平江路是阮仪三从小生长的地方,在他看来,守住人们心中的“外婆桥”,才能留得住乡愁。要保护的不仅是建筑,还有里面的人和文化。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

在平江路,不少居民发现,家门口拔去的树木种回了,填平的河道恢复了,杂乱的街面整洁了。通过保护和整治,近8000名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得以保留,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平江路。(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老街居民的江南慢生活、人间烟火气,正是游客眼中的风景。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老的,却也不断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打开“云游苏州”客户端,“元宇宙”少年带你穿行平江路;刚刚开启的“平江九巷”项目,对平江河以西的9条街巷实施更新改造,将成为连接观前街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创意集聚地。

△平江路上的小游客。(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古城遗址保护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一份苏州实践。

守住一条老街、一方古城,宋朝《平江图》上的水与陆、河与街,流淌着江南风韵与诗意,从古至今。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