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其对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人社部启动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其对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今年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科技创新促进就业作用凸显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孕育、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以及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改变了我国就业结构和职业类型。我国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同产业加快深度融合,有效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就业增长点。2018年发布《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兴就业机会,持续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就业提质扩面互促共进。人社部2022年颁布的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较2015年版净增加158个新职业,其中有97个是与数字经济有关的职业。东北师范大学等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吸纳的就业人数达2.56亿人,占当年全国总就业人数的34.3%。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已进入2.0时代。今年以来,数字经济就业规模逆势增长,为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就业吸纳能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并积极推动国家高新区、自创区以及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数量超过1.5万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接近70万家,共吸纳就业近500万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超50万人。在持续开展“双创”活动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外,2020年又启动实施了“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带动新就业。
三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夯实就业“稳定器”。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自2022年起,我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2022年8月印发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用类重点专项及部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截至2021年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33万家,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达32.8万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22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部属高校、中央院所、中央企业等单位,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以及各地方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并于当年推动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机构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超10万个。今年,相关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持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技术进步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稳就业保民生任务仍然艰巨。与此同时,ChatGPT的出现,引发了人工智能可能消减工作岗位、带来大规模失业的担忧。但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但并没有导致就业总量的缩减,技术最终创造的就业机会总是比它破坏的多。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到2025年,新技术的引进和人机之间劳动分工的变化将导致8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但也将创造97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也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银行等的研究表明,新技术正在改变工作所需的技能,产业和组织模式的快速迭代意味着个体劳动者将在其职业生涯中从事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的工作,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具流动性,个体需要具有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并进行终身学习。因此,人们需要更加注重“通用技能”培养,提升整体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结构和工作性质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在不同地域、职业和行业之间进行转换。
促进科技创新与就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注重科技创新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把就业优先和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理念纳入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决策范畴。建议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加大就业方面的指标权重,把增加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并纳入科技金融、政府风险投资支持的考量因素。
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资助,催生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国家科技计划应更多面向中小科技型企业和平台企业,通过“赛马制”“揭榜挂帅制”等优选出大批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哪吒企业”“瞪羚企业”等。借鉴美、英、德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运营经验,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增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等,对开展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资助,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大学的科学教育,注重“通用技能”培养。大力开展各类科技赛事、科普活动,鼓励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内在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四是加强对科技创新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应鼓励学术界就科技创新与就业的关系开展各种社会实验研究,充分关注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具体影响。特别是应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应用、其对就业的可能影响、替代传统就业和扩展新就业的作用和机理等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制定有关预案,做好应对准备。
(作者均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时政现场说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做信息技术的“解锁者”2023-07-08
- 一见·从全国两会现场到科技创新一线,总书记始终关心这条“必由之路”2023-07-08
- 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深聚焦)2023-06-18
- 学习卡丨闯关破“卡”,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家精神2023-05-31
- 一见·从这个论坛,领会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世界观”2023-05-29
- 以科技创新拓宽“大动脉”、加快“微循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观察2023-05-23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 “大零号湾”:对标世界级科创湾区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2023-05-11
-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科技创新篇2023-04-21
-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科技创新篇2023-04-21
- 好评中国·走进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