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诚: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关键作用,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我国人力资源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重要表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特征决定了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首先要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这对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要在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现代化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种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实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和人尽其才。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就业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开发潜力巨大,提升人力资源在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配置效率还大有可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干事创业活力,让人才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此为抓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人口红利是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需要进一步推动人口由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塑造“人才红利”,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事关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培育现代化人力资源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受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稳就业工作仍需持续推进。迫切需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形成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协同、人力资源开发与实体经济发展联动的就业工作体系。以强化就业公共服务、保经营主体稳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等,实现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平等、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就业保障稳步提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