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新华全媒+|地震后,他们彼此温暖相互守望

2024-01-26 10:14:14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7.1级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在救灾路上、在安置点里、在物资筹备过程中,记者见证了许多彼此温暖、相互守望的故事。

  1月24日,工作人员在乌什县一处安置点搭建应急救灾帐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宿传义 摄

“消防员救灾回来,我免个单太微不足道了”

7.1级强震过去一夜,救灾归来的消防员吃饭时被店主“强行”免单——街边小馆里这样一段监控画面,让许多网友感到暖心。

“排查房屋、搭建帐篷、搜救牛羊……一直没歇着。”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曾军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挺进灾区,连续奋战一天一夜后返回驻地。在阿拉尔一家牛肉面馆用餐准备结账时,店主却坚持不收钱。

“你们都冲在一线,我这点绵薄之力不算什么。”牛肉面馆店主马哈三说,他的老家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前不久刚经历6.2级地震冲击。

“当时第一批到我家乡救灾的就是消防员,现在新疆遭了灾,消防员救灾回来,路过我店吃口饭,我免个单太微不足道了。”马哈三说,这两天他还要继续为救援人员免费提供热腾腾的牛肉面。

“能得到群众这样的信任和鼓励,我和战友们心里特别高兴。”曾军说,他们随时待命,灾区有任何需要,都会立即出动。

“这么多人来帮我们,我们自己也行动起来”

“我带你去找我爸爸,我爸爸特别厉害,他会盖房子。”炉火映照在木尼热·吐拉克脸上,她眨巴着眼睛,执意要带记者找她爸爸。

23日晚上9点,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13℃,距离此次地震震中最近的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安置点一片忙碌,不断有物资运抵,不停有志愿者到达。木尼热的父亲吐拉克·艾沙正和救援人员一起搭建帐篷。

  1月23日晚上,消防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一起搭建帐篷。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家里衣柜倒了,碗砸了一些,房子没问题。”吐拉克一边干活一边说,这次地震晃得厉害,但村子里没人受伤,村民们住的都是政府帮忙修的抗震安居房。为了确保安全,村里动员大伙儿先来安置点住着。

“有这么多人来帮我们,我们自己也行动起来,还有什么坎迈不过去呢。”吐拉克说。

不远的地方,来自国家电网阿克苏市供电公司的工人们也在加紧作业。“最紧要的是赶紧把电接进来,让帐篷里的灯亮起来。”公司副经理艾尼卡尔·组农说。

很快,帐篷里的灯都亮了起来。

不光电力部门、消防部门、应急部门,记者在多个安置点走访看到,受灾群众积极主动,有自告奋勇为大家烹饪抓饭的,有帮救援人员搭建帐篷的,有维持秩序分发物资的……天气虽然寒冷,但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

  1月24日,在乌什县一处安置点,志愿者在搬运物资。新华社记者 顾煜 摄

 

“灾难面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34吨面粉,10吨色拉油,25号就能发到受灾群众手上。”乌鲁木齐市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王永强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响应,为解灾区群众燃眉之急,他和同事立即赶到距离受灾地较近的阿克苏市采买救灾物资。

“本来买不到这么多,老板一听我们要去救灾,直接让去仓库拉。”得知王永强从乌鲁木齐赶来采购救灾物资,老板王道理给了成本价。

“灾难面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王道理说。

温暖的力量仍在汇聚。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哈力克从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返回家乡不久,此次地震发生后,他又赶赴乌什县安置点支援。“今天买了6只羊,给大家做手抓羊肉。”

许多听过阿里木江事迹的人知道他来了灾区,纷纷捐钱捐物,请他帮忙采买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明天安置点的群众就能吃上骆驼肉了。”阿里木江说,有人知道他想给受灾群众做骆驼肉,把自家骆驼以低于市场价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

平价卖、低价卖、免单不要钱,帮着干、一起干、主动抢着干……从受灾群众到救援队伍,一束束凡人微光,照亮着灾区的路、温暖着灾区的人。(记者苟立锋、顾煜、宿传义)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