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瞄准关键环节加快品种选育,山东把盐碱地变“希望的田野”

2024-10-21 07:38:46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盐碱地上长出更多“希望的种子”

  这是丰收的季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试验田迎来收获。这里收获的不仅是一粒粒粮食,更是一个个精心培育的“科研成果”。

  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是“潜在粮仓”。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时强调,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眼下的黄三角农高区,科研氛围浓厚。众多科研团队瞄准关键环节加快品种选育,种植大户们系统集成良种优势及改地技术,努力把盐碱地变成“希望的田野”。

国家大豆品种黄淮海盐碱地区域试验田。

  品种选育全面铺开

  近日,黄三角农高区的大豆迎来收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团队”农高区负责人马燕明在“科豆35”实验田里掰下几个豆荚,难掩收获的喜悦。“今年,我们种植了325亩共4万份大豆品系,收获时间从9月15日持续到11月15日。今年产量相对稳定,其耐盐碱、稳产、高产、不炸荚、抗逆性强的特点非常明显。”

  经过近十年的培育,“科豆35”今年将迎来审定“大考”。“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科豆35’就像我的孩子,如果能通过审定,就和孩子考上大学一样高兴。审定后,希望它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马燕明满怀期待。

  从2018年开始,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带着手中数千份耐盐碱大豆材料来到东营,在含盐量5‰的土地上试验种植。他不断搜集耐盐碱大豆材料,目前已掌握68份优质材料,培育的“科豆35”等品系在中度盐碱地上连续高产。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主任助理、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从2015年开始就带领团队扎根盐碱地,开展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

  “我们刚来黄三角农高区时,其他科研团队来的还不多。随着国家对盐碱地综合利用越来越重视,到这里育种的科研团队越来越多,不仅有‘国家队’‘省队’‘市队’,还有不少种子企业。”贾曦说。

  作为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盐碱地治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在这里,育种专家主要采用选种和育种两种方式。选种,即做常规育种的专家把手中的好品种在盐碱地上筛选,看其耐盐碱能力。省农科院研究员徐冉培育的“齐黄34”就是原本已成为品种,后来在盐碱地上试种,发现其在中轻度盐碱地上有很好的表现后,被广泛认可、种植。

  贾曦说,通过选种已发现了一些不错的耐盐碱花生、玉米、高粱、小麦品种。

  育种则是一个长期过程。育种专家把手中掌握的种质资源在盐碱地上试验种植,观察其在不同程度盐碱地上的表现,不断优中选优,最终形成稳定品系。育出一个好品种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盐碱地是宝贵的资源。”康伯伦生态农业(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圣波说,除小麦、大豆等常见作物外,公司在黄三角农高区利用盐碱地开展了特色中草药和特色农产品的育种工作。以往,很少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木瓜。后来我们发现,受盐碱胁迫影响,中度盐碱地种出来的木瓜花色和果品质量更好,有效药用成分高出15%以上。迷迭香、丹参等十余种中草药品种(系)经种植试验验证,均表现出色。

  李圣波育种团队还在中度盐碱地上对彩色小麦、彩色玉米进行了品种选育,一些品种(系)耐盐碱能力表现不错。“当前,大家对粮食的营养要求不断提升,盐碱地特色农作物的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相关育种大有可为。”李圣波说。

黄三角农高区万亩盐碱地风貌。

  国创中心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采访中,不少育种人员表示,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难度比较大,很多作物的耐盐碱机理尚不清楚。育种团队如果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也会影响耐盐碱作物品种的选育效率。

  为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攻关,国创中心落户黄三角农高区。2022年12月获批建设,2023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国创中心运行一年多,筛选培育小麦、大豆、藜麦、苜蓿、花生等5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其中审定田菁、水稻等新品种4个。

  可喜成绩的背后,在于国创中心着力构建了耐盐碱作物“保存评价—分子设计—精准加速—多梯度验证”育种创新体系。 

  国创中心种质资源库存放着粮食、油料、牧草等2万多份种质资源,供育种团队试验研究、品种改良。

  在国创中心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平台,记者看到一个个绿色“盆栽”生长在架子上。“这是育种加速器,它通过多项数字化技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布局建设了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模块,再配备不同的光照、水培模组等设备,每年可育种6-8代,比普通育种效率高出好几倍。”国创中心条件平台部工作人员李林波说。

  在大田试验中,科研保障必不可少。在这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可为育种提供全面完备的土地数据监测支持。该所张奕博士介绍,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数据、地下水、土壤、虫情虫害等情况进行长期定位监测,有助于育种人员对种子耐盐碱能力作出准确判断。

  2023年—2025年是国创中心建设发展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其设立的“小目标”是突破一批盐碱地生物育种关键核心问题,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

  “去年以来,国创中心启动了核心科研攻关,就发展盐碱地农业技术上的共性问题,围绕5个方向面向全国公开发布榜单,以‘揭榜挂帅’方式汇聚国内优势技术、人才、产业力量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科研攻关。”李林波说,目前各揭榜项目正在有序实施。

  在贾曦看来,加快盐碱地育种关键核心问题突破,需要“有组织的科研”。“搞科研,信息不畅通导致重复科研的情况很多。以往大家常围绕项目走,不能针对核心问题持续地干下去。”贾曦说。

  目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已汇聚各类专家人才团队100多个。为更好发挥各团队优势,国创中心围绕耐盐碱作物种质收集评价与新品种培育、盐碱地适生种植与水盐调控、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开发与利用等10个方向,按照“核心攻关团队”“协同创新团队”“院士创新团队”三个维度,组建了45支创新团队。各团队围绕领域核心任务,分工协作,定期组织研讨,加快科研进展。

耐盐碱大豆试验田。

  盐碱地如何“长出”更多可能

  10月18日,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东官庄村村头的冬韵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刘东梅和几位工人正在大棚里采摘晚熟葡萄。

  “一个大棚里种了四五个葡萄品种,有红的、紫的、青的,颜色不同,但都耐盐碱。”刘东梅说,农场里种出的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其中“冬韵红”还在“山东农技杯”第二届葡萄大赛暨盐碱地现代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获了金奖。

  现在刘东梅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附近村民纷纷来农场参观学习。在盐碱地上种葡萄,刘东梅也走了不少弯路。

  “早先不知道种什么耐盐碱作物品种,就买来猕猴桃、葡萄、地瓜等各类作物试种,看哪种表现好就种哪种。”刘东梅慢慢地发现葡萄根系在土壤中以横向生长为主,适合在盐碱地浅层土壤种植。自己种的葡萄品种耐盐碱能力不错,品质也比一般土地上的要好。

  选好了耐盐碱品种,种植经验仍需摸索。在盐碱地上,作物常种在垄上,但在冬韵家庭农场,葡萄专门种在了垄沟里。“以往也是种在垄上,但盐碱一泛上来,葡萄苗都死了。”刘东梅说,除了良种、良法,还要不断改善土壤。刘东梅在垄沟中专门为葡萄覆盖上了葵花籽、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秸秆。“我家的葡萄更爱吃瓜子和芝麻”。她开玩笑说。

  这些油料作物秸秆来自农场中另外的几块大田,原来都是田外处理。把它们作为生态肥旋耕在土壤中后,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提升了葡萄品质。

  在盐碱地上大面积种植芝麻、大豆、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并非是刘东梅的摸索,而是来自于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

  “从前几年开始,我们农场成为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一些育种专家在这里试验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推广以种养地、种养结合的模式。目前农场面积已增长到200亩。”刘东梅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改善种植条件,把盐碱地特色农业品牌打出去。

  在实际生产中,良种和改土相结合,系统集成现有技术优势,已成为更多育种团队及种植户的选择。

  近几年,李圣波带领团队在盐碱地上尝试了“药药间作”和“粮药间作”,如将玫瑰花、木瓜、芍药品种(系)进行间作,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通过生物举措改良土壤,让盐碱地上“长出”更多可能。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丰 张焕辰 杨珂 李明)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