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用好用足红色资源“活教材”

2019-12-23 10:40: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

  ——贵州省铜仁市“三个注重”用好用足红色资源铸魂补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铜仁市按照全域覆盖、好中择优、资源共享的原则,用好用足“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打造了38家党性教育基地,通过设置“重温入党誓词”“走先辈走过的路”“听当事人讲过去的故事”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对照先辈先烈先进检身正己,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截至目前,累计有14.8万名党员干部到基地参观学习。

  注重深挖红色资源,活化红色基因。立足区位特点,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一是突出特色,做好资源整合文章。紧扣地域历史,以市县联动的方式,共同绘就党性教育的“红色矩阵”。在市级层面,将万山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升级为铜仁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高规格打造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党性教育基地展示馆,按照“丹心报国、万山担当、冰雪中的温暖”等九个板块进行布局,力求直抵人心的展陈效果和教育效果。在县区层面,根据各自的革命历史实际,分别建设把周逸群故居陈列馆、石梁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印江木黄、石阡困牛山、枫香溪会议会址、谯家镇土地湾黔东革命委员会等党性教育基地,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了“一核多点”的矩阵布局,为党员干部初心回访构建了丰富的精神家园。二是精心编写,做好教学开发文章。坚持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从市委党校、市委党研室、高校选派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建课题组,通过翻阅党史资料、研读革命先辈回忆录、探访红军后代和当地村民等方式,从大量历史和现实素材中收集革命先烈在黔东大地上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整理编写了《困牛山壮举》《红军长征过石阡》《风雨梵净山》《红旗漫卷黔东》等现场教学故事,拍摄制作《扬红军精神 决胜同步小康》《壮志不渝——旷继勋》等党性教育专题片,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提升教学内涵。同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在每个教学点上因地制再现革命场景,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体验式教学,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三是规范管理,做好机制建设文章。将党性专题教育与党校常规教育工作相结合,创新“党校培训+党性教育+实地观摩”的培训模式,建立训前培训计划、训中规范管理、训后效果评估等制度,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党校、党史研究等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对红色教育加强监督,对组织不力、管理不善的单位严肃追责,对学习教育时不守纪律或不严肃不认真的党员干部,及时批评教育,确保红色教育不变味不走样。同时,选派一批党性强、专业过硬、应变力强、业务精熟的青年骨干作为基地讲解员,赴遵义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等地学习,提高讲解业务水平。选定、培训基地后勤工作人员,制定详细开、闭馆工作流程与资源调度机制,确保基地运营顺畅。

  注重开展堂性教育,传承革命精神。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回顾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让党员干部能够近距离、全身心地感受到红色基因,自觉升华精神境界,激扬价值追求。一是创新教育方式,确保走心走实。主题教育期间,以开展“重走一段长征之路、缅怀一次革命烈士、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堂现场教学、观看一场主题电影、合唱一次革命歌曲”“六个一”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基地建设推进、集中展示、媒体推介、专题对接、主题活动安排发布等形式,把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党员党性锤炼的生动课堂。全市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让党员干部重温党的伟大历史,做到用革命历史熏陶人、用深刻主题教育人、用生动故事打动人、用伟大精神启迪人。二是搭建宣传载体,确保入脑入心。将全市党性教育基地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上传到“主题教育云”平台上,并制作全市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电子导图”,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查看资源点的红色故事,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随身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同时,“主题教育云”平台及时更新教学点的联系方式和活动资讯,方便党员群众主动接受政治洗礼,传承好红色血脉。此外,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后,可以上传活动照片、活动时间、人员姓名等信息,并能够在线留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三是融入组织生活,确保常态常效。按照便于党员使用、便于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坚持把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提升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先导性工程来抓,以“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影响一辈子”为教育初衷,把红色文化融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铜仁党员日等组织生活全过程,采用主题党课、微党课、故事分享会、参观教学、视频教学、理论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导学员做最深刻的领悟者、最自觉的践行者。

  注重激发扶贫动能,凝聚攻坚力量。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举措,引导党员群众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松劲。一是高标培树,激发“红色引擎”。坚持培树标杆力求优中选优的原则,按照“分类推荐、组织审查、结果公示、表彰奖励”的程序,扎实做好全省“三优一先”推荐工作和市委“一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今年“七一”期间,向省委推荐表彰了111名优秀个人和50个先进集体,市委表彰了350名名优秀个人和200个先进集体,并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陆续挖掘16名先进典型,各区县结合实际开展了“红旗支部”“标兵书记”“先锋党员”等评选表彰活动,用先进典型的工作实绩、群众反响来检验示范带动效果,形成示范引领、比拼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二是融合推进,唱响“红色旋律”。采取在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铜仁智慧党建云等平台开辟宣传专栏,对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充分激发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召开培训会、巡回宣讲等方式,让先进典型讲授经验做法等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典型一面旗,一批典型带全局”的可喜局面。在红色标杆引领带动下,全市1.13万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心用情用力“鏖战”贫困,今年来,共帮助引进企业44个,协调项目929个,解决群众困难4.17万个。三是找准路径,迸发“红色力量”。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两委一队三个人”这个关键,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探索形成党组织探路、支部书记引路、能人带路、帮扶单位党组织拓路、贫困党员蹚路的发展格局,确保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人才育在产业链,在推进脱贫攻坚、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凝聚了一股干事创业、担当作用的“红色力量”。今年来,全市新增茶园、中药材、精品水果等53.94万亩,出栏生猪、肉牛、肉羊等349.84万头,全市产业扶贫带动10.93万人贫困人持续增收。(贵州省铜仁市委组织部 张杨德麒)

责任编辑: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