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进审计容错免责激励担当作为

2020-05-12 17:0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2日讯 记者从省审计厅获悉,为促进领导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山东审计机关坚持在各项审计工作中旗帜鲜明推进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鼓励改革创新。

  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生态保护、项目推进等领域,树立支持敢担当敢作为、反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鲜明导向,起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的效果。对审计对象的问题失误,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简单孤立地套用条文进行定性定责。同时畅通救济渠道,方便审计对象据实申辩申诉,保证审计结论客观、真实和完整。

  在扶贫审计中,重点关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对推动把“零钱”变“整钱”、“死钱”变“活钱”,并且创造性把“整钱”“活钱”用到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做法予以肯定。而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味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专款专用”等为借口,造成资金长期趴在账上难以发挥效果的问题,坚决查处、曝光。

  同时,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审计方式,一方面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审计频次,尽可能统筹于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等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中;另一方面对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形成的探索与创新举措,只要符合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原则,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科技目标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都予以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容错纠错保障机制,实现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对于容错事项,向有关部门反馈和共享审计结论,既做到客观评价、公正对待,又降低各地改革创新的探索成本。同时,容错纠错并举,推动限期整改、规范管理,防止一容了之。

  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督促被审计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吸取教训,改进提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叫停、早纠正,避免让小问题蔓延成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对审计发现的资金拨付不及时、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狠揪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行为。自2018年5月起,省审计厅将审计对象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典型问题作为审计重点事项,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已累计出具报告11期,涉及问题48个。(记者 赵小菊 通讯员 郑茂霞)

责任编辑:付凤伟